奇书网

奇书网>铮铮大宋 贱宗首席弟子 > 第172章 苏洵一家三(第1页)

第172章 苏洵一家三(第1页)

第172章苏洵一家(三)

在宅门在寒暄几句后,赵暘便將苏洵一家请入宅內,请到他的书房中。

说是书房,但平日里更多是与文同、范纯仁等人商议正事的场所,虽家具、文房一应俱全,但藏书著实少得可怜。

这边赵暘邀请苏洵一家入座,那边王中正便吩咐人上茶。

鑑於屋內座位不够,赵暘便吩咐王明等人搬来几把凳子,让苏八娘、苏軾、苏辙姐弟也能有座。

此时,赵肠的目光忍不住在苏家父子三人的身上打转。

据文同先前提及,他远房表叔苏洵今年不过才四十一岁,其表弟、日后赫赫有名的大文豪苏东坡今年也不过十四岁,至於为捞哥哥一路升至宰相的苏辙,岁数更小,今年不过十一岁。

看到如此年幼的苏軾、苏辙兄弟,赵暘感觉很有意思。

也许是注意到了赵暘打量的目光,心高气傲的苏軾皱眉看向赵暘,似是想说什么,但终是没开口。

苏洵夫妇也注意到了赵暘的目光,心中疑惑:这位小赵郎君若是盯著他们女儿瞧,他们还能理解,这对方盯著他们两个儿子瞧,这—

“咳。”同样注意到这一幕的文同咳嗽一声,心中也疑惑赵暘为何做出这般略显失礼的举动,隱晦提醒赵暘:“景?”

“哦。”赵暘反应过来,笑著解释道:“昔日我尝听与可兄提及两位表弟,称其自幼学习经文、聪慧过人,今日一见两位表弟,果然灵气,一时顿生亲近之心,怠慢了苏表叔与苏表婶,还请见谅。”

程氏恍然大悟,见赵暘谈吐得体又盛讚她两个儿子,对赵暘印象更佳,不过鑑於丈夫坐在旁边,出门在外一切以丈夫为主的她儘管虽赵暘十分满意,却也没有开口。

而苏洵虽然有些吃味於妻女似乎皆对眼前这位少年郎另眼相看,但纵使是他也不能否认,这位少年郎礼仪谈吐確实得体,隱隱有种不似这个岁数的老道。

就当他要开口回应赵暘对他两个的称讚时,却见苏軾眼珠一转,抢先道:“你盛讚我与我弟,又向我爹我娘致歉,为何独漏了八娘?你不是要娶她过门么?“

在这莫名尷尬的气氛中,赵暘下意识转头看向站在程氏身旁的苏八娘,正巧与面红耳赤的苏八娘四目交接。

程氏狠狠瞪了一眼儿子,嚇地苏軾连忙將凳子挪远了些,但脸上却依旧满是恶作剧得逞的笑容,许是为了报復赵暘之前对他肆意的打量。

见此,就连平日里对儿女极为宽容的苏洵也觉得儿子这玩笑开得不合时宜,但又不愿当著外人的面出言呵斥,笑容难免有些尷尬。

“哈哈哈哈”

文同哈哈大笑,转头打趣赵暘道:“子瞻所言不错,確实是这个道理。景行啊,为何独漏了八娘呀?“

他与赵暘极为熟络,知道赵暘心胸阔达远胜同龄人,因此非但不帮著圆场反而看起了赵暘的玩笑,顺便也能藉机让表叔、表婶看看他们这位未来女婿的胸怀。

“你可真是我的好哥哥。”

赵暘没好气地看了眼故意打趣他的文同,隨即起身向苏八娘的方向拱手施加一礼,大大方方道:“是我的错,请苏—呃,请苏表妹见谅。“

这奇怪的称呼,让坐在另一旁的范纯仁亦笑了出声,隨即,猜到文同用意的他不动声色地看向苏洵夫妇。

果然,苏洵夫妇对赵暘毫无辩解主动揽错的做法颇感意外,眼中纷纷露出讚许之色。

倒不是讚许赵暘知错就改什么的,而是讚许其心胸阔达、不拘小节,毕竞这事是他们儿子故意捉弄引起,可算不上是对方的过错。

心胸阔达、不拘小节之人,品性一般都不会差,程氏对这位少年郎愈发满意了,转头看向女儿,以目光示意。

可能是受到了母亲的鼓励,苏八娘虽说心中害羞,却仍旧鼓足勇气大大方方道:“小赵郎君言重了。——细论起来,还是八娘失礼,尚未向——。。”

“表兄。”同在旁插了句嘴。

在苏洵与程氏以无奈目光看向文同之际,苏八娘听到这话羞得连耳根都红了,忍著羞涩继续道:“——未向小赵郎君见礼。——小奴乃家中三女,幼名八娘,小赵郎君若不嫌弃,唤我——”

“苏小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苏軾学表兄文同在旁插嘴。

“苏子瞻!”

程氏不好呵斥文同,但对儿子可不客气,只见她猛地扭头看向儿子,咬牙切齿地从嘴里进出几个低音,嚇地苏軾连忙躲远了些。

所幸他还有个“帮凶”,这不,同笑著朝他打招呼:“瞻,这这。”

於是苏軾便搬著凳子躲到表兄文同那边去了,气得程氏牙痒痒。

同样气得牙痒痒的自然还有苏八娘,目光冷冷地瞥著弟弟逃到文同那边,微吸一口气,挤出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继续道:“——唤我八娘即可。”

说罢,她又瞥了一眼弟弟苏軾,向赵暘致歉道:“此乃家中二郎,虽自小聪慧然顽劣成性,让小赵郎君见笑了,待回去后,我定会好好收拾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