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铮铮大宋 贱宗首席弟子 > 第112章 誆诈(第3页)

第112章 誆诈(第3页)

杨守素犹自道:“杨某不知高枢密指的什么—“

高若訥冷笑一声:“夏州兵马北上,还需要高某说得再直白些么?”

杨守素口不言,与高若訥足足对视了十余息,终是气势一泄,苦笑道:“高枢密想怎么样?”

不等高若訥开口,杨守素先一脸严肃道:“既然高枢密已知此事,在下也就不再隱瞒,但有些话在下还是要说,自古以来,声罪致討日伐,潜师入境日侵,今契丹欲报当年旧怨,凌人之孤、乘人之丧,二度扣留我朝贺使,更发兵侵入我国境內,此恶行也!-宋国自翊华夏正统,想必不会效仿契丹恶行,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致使夏宋两国再度交恶。”

他认了!

高若訥与范纯仁精神一振,甚至没怎么在意杨守素后半段话。

可能是隱约感觉高若訥与范纯仁双目发亮,杨守素暗道糟糕,忙陈述利害道:“契丹凌人之孤、乘人之丧,兴不义之兵侵我夏国,若宋国协助契丹,我夏国固然覆亡,但贵国之后怕是也要步我夏国后尘。昔日囊霄临终时曾有遗言,异日若国力衰弱,宜附中国,不可专从契丹。盖契丹残虐、中国仁慈,顺中国则子孙安寧,又得岁赐、官爵;若为契丹所胁,则我国危矣。—如今回头再看,尽被囊霄料中。”

他口中囊霄指的便是李元昊,而中国,则指代宋国。

高若訥与范纯仁都是懂得战略的睿智之人,自然不会倾向於此时便令西夏覆亡,听杨守素转述李元昊临终之言,倒也觉得有点意思。

高若訥忍不住问道:“恕我冒味一问,夏国主究竟因何而亡?”

“此国耻也,实在不便相告。”杨守素摇摇头,临末不忘纠正高若訥:“囊霄乃我国旧主,新主为谅祚。”

高若訥点点头,但也不以为意,毕竟据他所知,今西夏新国主李谅祚不过是个两三岁的稚子,

国內事务皆由其母没藏太后与国相没藏讹庞兄妹把持。

眼见杨守素不肯透露李元昊的死因,高若訥也不好再追问,思付勘酌道:“西夏乃我大宋臣国,辽国则是我大宋友邦,如今你两方交兵,就我而言,自不会偏祖任意一方·”

杨守素一听就明白了:“高枢密的意思是,贵国不对,那位赵姓小帅?”

“唔。”高若訥苦笑自嘲,半真半假道:“別看我是主使官,他是副使,但他更得官家宠信,

即使是我也使唤不动他———他素来亲近武人,与折继閔、折继祖兄弟交好,若他得知贵国遭难——

杨中书也知道,他对西夏可没有什么好感。”

杨守素一惊,口不择言道:“不是说他在环州战局艰难么?”

高若訥也是隨口胡:“艰难是因为兵力不足,若知贵国无暇他顾,他抽调其余三路驻军,即使打地艰难,终能平定叛乱,介时,为补过错,难保他不会率军做出些莽撞之举———“

“这———”杨守素惊道:“高枢密,於贵我两国著想,切不可任何那位赵姓小帅胡来啊!”

“我知道、我知道。”高若訥点点头道:“我这就向朝廷写札子,向官家陈述利害,请官家下旨约束我那位副使,只不过介时他肯定也会上札子与我辩论,声称可趁机夺回怀德军路,甚至是盐州,麟府以西等昔日归我大宋的旧土—”

““。。。”杨守素一愣,直直看著高若訥。

他当然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

“容我—稟奏国內。”

“当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