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
一阵欢呼声从近在哭尺的柳泉镇城墙上传来,许多守城的乡兵欢呼雀跃,爭相传告:“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在西北城墙一角,柳泉镇主殷洪德亲眼目睹郭逵、慕庆二人仅率六百骑突袭三四千之眾羌军的壮举,右手一锤城墙,连连讚嘆:“好胆识!”
隨即,他一扫仍在攻城的前部羌兵,大喝道:“城上眾人继续射击,我率人杀出城外,与来援骑兵前后夹击叛羌。”
下完命令,他迅速下了城墙,点齐二三百名乡兵,打开城门杀出城外。
此时郭逵、慕庆已率六百骑兵杀入羌军腹地,这过程之顺利,令提心弔胆的慕庆大感意外。
当然,他知道这是基於郭逵精准的判断,故在杀入羌军腹地后,他与二百族骑紧跟郭逵,在郭逵的率领下又於羌军的左侧杀出。
这次杀出后,郭逵变幻阵型,朝魔下骑兵大喊:“朝叛羌前部射箭!”
“射箭!射箭!”魔下营指挥使罗里跟著大喊道。
於是这六百骑兵迅速变幻阵型,佇立原地朝著羌军前部展开一轮齐射。
说实话,由於仓促变阵,郭逵手下这六百宋羌骑兵也失了精准,做不到整齐一致不说,准头也是差强人意,对羌军前部羌兵造成的有效杀伤极为有限。
但对於郭逵而言这也足够了,毕竟他的目的就是要让羌军前部的阵列变得更为凌乱。
这不,在六百宋羌骑兵一轮稀稀拉拉的齐射下,羌军前部羌兵顿时大乱,抱头鼠窜躲避箭矢,
恨地指挥作战的羌族头目破口大骂。
就在这时,柳泉镇西侧的城门开,主殷洪德率数百名乡兵杀了出来,这份胆量也令郭逵感到惊讶,原本打算一进就退、仅为使柳泉镇减轻些许压力的他,当即就改变主意,又率骑兵再次杀入羌军腹地,与殷洪德部一同对羌军前部展开夹击绞杀。
面对郭逵、殷洪德二部的前后夹击,羌军前部大溃,侥倖未死的羌人纷纷掉头逃跑。
鑑於羌人的兵力多过己方,郭逵与殷洪德也不敢太过追击,叫魔下骑兵、乡兵大声叫,增强已方声势,將战场上的羌人嚇退。
虽不知这股羌军的领军者是否有被嚇到,但其军凌乱的阵型与几近崩溃的士气还是迫使对方选择了暂时撤退。
一时间,多达三四千羌军步兵,在柳泉镇城外丟下数百上千具户体,如退潮般向西南方向撤退,而其骑兵逃得更快,只不过在逃出一段距离后便佇立於原地,似乎还惦记著为撤退的同族人殿后。
见此,格桑、哈图两名指挥使便想要追击,但一想到此前在对阵阿玛部落的那场仗,立刻就打消了念头。
不许追击敌军,这是赵肠对魔下宋军下达的命令,毕竟宋军歷年来吃亏就吃亏在追敌过深,结果追击不成反遭敌军伏击,考虑到宋军上下大多都难以准確把握是否应该追击,赵肠索性就一刀切:不许追击!
我不追击,你便难以实行诈败伏击之计!
当然,这份禁令是对於宋军中大多数不知兵的文官与不懂兵法的武官而言,对於郭逵、赵瑜、
张等既知晓兵事又通读兵法的文官將,赵肠自是允许他们自行判断。
不过今日,郭逵也未下令追击,毕竟他与慕庆这一千三四百骑从竇城赶来柳泉镇,其实早已人疲马乏,若不是有赵肠的杀敌重赏,想来那些蕃落骑兵绝没有如此强烈的作战欲望。
而这令柳泉镇主殷洪德大为不解,经人指引后找到郭逵,问道:“叛羌溃逃,將军为何不趁机追击?”
郭逵翻身下马,解释道:“据我所见,这股叛羌人数眾多,虽一时失了士气,但未尝没有反扑之力,况且我所率骑兵从竇城赶至此处,人疲马乏,能协助你城嚇退对方已实属侥倖,不可再奢求过多。”
这有理有据的分析,令殷洪德很是信服,拱手抱拳问道:“在下柳泉城主殷洪德,方才多谢將军冒险援手,不知將军如何称呼?”
郭逵拱手还礼:“在下涇原路都监郭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