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铮铮大宋无错版本 > 第107章 宋骑出击(第2页)

第107章 宋骑出击(第2页)

此时,郭逵同行的涇原路镇戎军都监赵瑜带著慕恩一眾儿子之一的慕庆一同来到城门处,与竇兴安相见。

郭逵代为介绍道:“这位是我涇原路的同僚,隶镇戎军都监赵瑜、赵都监,这位是慕部落族长之子,慕庆,因我等不通羌语,他此次率二百族骑作为嚮导,与我等一同討伐反叛的诸羌。”

竇兴安恍然,吩咐隨行军士解除警报,又命人给蕃落骑兵及慕族骑兵提供粮草,之后领著郭逵与赵瑜进了城。

竇城虽是小城,但容纳两千余骑兵还是绰绰有余,只不过多了这两千余骑兵,人吃马嚼,时间若久了,竇城怕是负担不起。

在竇兴安委婉向郭逵表述此意时,郭逵笑著说道:“竇主安心,我与赵都监魔下骑兵並不在竇城久留,明日我与他便各率骑兵离城而去,介时他赴北至平远寨,我赴南面葫芦泉,大概二三十日才会往返一趟。”

“明日就走?这么急?”竇兴安惊异道只见郭逵朝著不远处正朝城內进驻的蕃落骑兵道:“赵帅下了重赏,眼下各军士气旺盛地很-哦,对,我忘了將此事告知竇主,赵帅有令,不论禁兵、厢兵、乡兵,杀叛羌一人就赏一贯,俘虏赏两贯,头目赏十贯,羌首赏百贯,期间若得叛羌財物、羊群,尽归其所有。”

就连竇兴安都听得心动,盘算是否要组织一支乡兵一同去劫掠·不,征討反叛的羌部落。

他吃惊道:“那位赵帅这么大手笔?”

赵瑜冷笑道:“赵帅刚到环州,还未派人与诸部落交涉,明珠、灭藏等八族便联手反叛—赵帅自然也无需再顾忌什么。”说著,他好似想到了什么,拱手对竇兴安道:“此次,我兄弟赵璞与我二人同行,不过他所率是步军,不如郭都监与我魔下都是骑兵,脚程较慢,过几日才会到,介时也希望竇主稍稍照顾。”

反正提供的粮食会由环庆路补足,竇兴安也乐得客气:“赵都监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当日下午,在蕃落骑兵修整期间,竇兴安带郭逵、赵瑜、慕庆几人简单参观了一下竇城城防,

期间也难免提到一些心酸往事:“昔日我竇城最多曾驻有一营保捷军、一营蕃落骑兵,夏军犯境时,两营禁兵减员严重,五百保捷军只剩下六十余人,四百蕃落骑兵也只剩下百余,且大多都失了战马,只能守战,最后靠乡民拼死守城,但击退夏人,后我奏请州衙,请增调禁军驻防,奈何州衙称兵力不足,屡次拨回我奏请。之后我又求兵器、甲胃,州衙也不予满足——两位都监也看到了,

我竇城乡人守城用的都是些什么兵器,若两位能提供助力,在下感激不尽。”

郭逵与赵瑜尷尬地对视一眼,隨即前者咳嗽一声道:“此事我可以代为奏报赵帅,赵帅有意增强陕西守备,相信定会有所反馈。其他的,在下也无能为力,请竇主见谅。”

“哪里哪里,郭都监能代为奏报那位赵帅,竇某已感激不尽,又岂敢奢求其他?不过请郭都监务必转告赵帅,我竇城军民皆有心为国守边,奈何军备实在简陋,若逢恶战,乡人死伤眾多,我实在於心不忍。”

“是、是。”郭逵尷尬而不失礼貌地点著头。

事实上,缺军备的又不只是竇城,整个陕西都缺军备,甚至河东、河北也缺,因此庆历年范仲淹才会提出重修武备这项国策。

当晚,竇兴安在自家宅邸宴请郭逵、赵瑜、慕庆三人。

次日清晨,郭逵与赵瑜果然各自率魔下骑兵离城而去,此时慕庆亦將魔下族骑一分为二,叫族人慕友跟著赵瑜,而他则跟隨郭逵前往葫芦泉。

如此安排也没什么讲究,无非就是葫芦泉一带地形更为破碎复杂,郭逵欲亲自前往坐镇,而慕庆也觉得跟著郭逵更有机会立功罢了。

相较郭逵,负责竇城北部大片高塬的赵瑜则要轻鬆许多,毕竟竇城北部的高塬起伏较为平坦,

虽说同样遍布沟壑,但至少视野开阔,不易遭到叛羌的伏击。

向北仅行十余里,赵瑜、慕友一行千余骑兵便遇到了一伙牧民,大概七八人,放牧著多达数百只羊,赵瑜率千余蕃落骑兵围上去,对方嚇得呆在原地不敢动弹,儘管他们有几人背负有弓箭,有几人隨行带有兵器。

眼见对方衣著打扮像是羌人,慕友上前用羌语问道:“你们几人是哪个部落的?”

对方嘰里咕嚕说了一通,赵瑜也没听懂,问慕友道:“他怎么说?”

只见慕友咧嘴一笑道:“他说他们是明珠族的。”

“当真?”赵瑜惊喜道。

慕友正色道:“都监放心,我断不敢谎报军情。”

赵瑜稍一思量,觉得慕友既不敢、也没必要撒谎,当即兴奋道:“他们是明珠部落的,拿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