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铮铮大宋百度百科 > 第174章 定亲(第4页)

第174章 定亲(第4页)

她笑著道。

二人边走边聊、气氛大好,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不远处有两个创尾巴正鬼鬼祟祟地跟著微们。

而另外一边,苏洵也带著两个儿子来到了赵暘的住处,守在宅门外的天武第五军军士也知道这位是小赵郎君未来的老丈人,自是不敢怠慢,一边盛情请入,一边向內院通报。

得知通报,赵暘匆匆到前院相迎,將在前院转悠的苏家父子三人请到前院主屋。

稍后当苏洵亲口认定这门亲事时,赵暘也是鬆了口气。

倒不是说他一定要娶苏八娘,只是苏八娘那忐忑的命运实在是让他有些意不平。

若这门亲事实在不能成,他也要尽力阻止苏洵將女儿嫁到程家,免得聪慧机灵的“苏小妹”就此香消玉殞,在大好年华含恨而逝。

当然,能结亲最好,日后唐宋八大家的苏家父子三人,一位是他岳丈,两位是他小舅子,若后世之人看到这段,倍有面子。

或许与此有关,当苏洵亲口答应时,赵暘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笑容很真诚,显然发自肺腑,但这也愈发令苏洵感觉莫名其妙,毕竟眼前这位少年郎只见过他女儿一面,因何如此上心?

儘管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也不好问,否则便是变相质疑他女儿的魅力,他自忖他女儿知书达理、温柔贤淑,还是不愁嫁的。

赵暘可不知苏洵心中所想,高兴之余便邀这位日后的老丈人在家中用饭,苏洵稍做客气也就答应了。

稍后待文同与范纯仁来到,见这对翁婿在屋內饮酒,也加入其中,令气氛愈发活络。

或许是定下亲事的关係,苏洵对赵暘也不再有昨日的拘束与刻意的礼数,几杯酒下肚后,他便改称赵暘表字景行,而赵暘则暂时唤做表叔,毕竟双方只是定了亲,別说尚未完婚,连聘礼都还未下。

足足喝到临近黄昏,苏洵已喝得酩酊大醉,连连摆手婉拒了三个年轻人的劝酒,摇摇晃晃准备带著两个儿子返回客栈。

赵暘提出让未来老丈人在宅內歇息遭到婉拒,便派王明几人驾车將苏家父子送归客栈c

王明几人驾车到了客栈,一路將苏洵扶到三楼,让来开门的程氏大为吃惊。

待谢过准备告辞离去的王明几人后,程氏一面吩咐儿子下楼向掌柜討醒酒的茶水,一面將丈夫扶到榻旁,责怪道:“官人怎么喝得大醉?”

苏洵口齿不清道:“景、景行邀我饮酒用饭,正、正巧与可及范二郎他们回来·谈得投机,就多——多喝了些。”

儘管此时他口齿不清,但程氏还是听到了赵暘的表字,见丈夫改口唤未来女婿的表字,心下也是高兴。

此时苏八娘也闻讯而来,见父亲喝地酩酊大醉,惊诧之余,亦有些担忧。

程氏笑著宽慰道:“你爹只是见你已定了亲事,心下高兴,故与景行、与可他们多喝了些不碍事的,为娘已吩咐子瞻他们去向掌柜討茶水醒酒了,之后让你爹好好睡一觉就好了。”

苏八娘听得又喜又羞。

次日上午辰时三刻前后,赵暘派王明几人前来。

正如范纯仁昨日所言,赵暘有意在城內福记酒楼摆宴,邀请涇原路的官员,大抵是张亢、冯文俊、郭逵、种家兄弟等亲近的文武官,说白了就是先请这些人吃顿酒,免得这些人得知喜讯后一个个上门拜访祝贺。

至於其他路的官员,诸如杜杞、马怀德、杨文广、王果、安俊、甚至折家兄弟等,待赵暘与苏家商量定之后,会办一场较为正式的定亲宴,到时候再请也不迟。

待王明將这事告知程氏,程氏顿时就懵了,连忙唤醒宿醉未醒的丈夫,没想到丈夫昏昏沉沉地回忆了半天道:“景行昨日似有提及——我回来后没说么?”

由於时间紧张,程氏也无暇与丈夫置气,忙请客栈烧水,供全家沐浴更衣,毕竟王明也说了,但凡涇原路的官员,官位上至高若訥,下至知州、都监都会出席,她可不希望闹出笑话。

等到一家人逐个沐浴更衣完毕,时辰已过午时,这回算准了时间的文同与王明等人已坐著马车前来相迎,將苏洵一家请到赵暘住处,先吃一顿小宴,待傍晚再一同前往福记酒楼。

与前日一般,苏洵一家来到赵暘宅外,赵肠亲自出宅相迎。

相较前日,今日双方明显更为熟络,少了几分刻意的礼数,多了几分亲近。

唯独苏八娘有些纠结。

毕竟之前她一直称呼赵暘为小赵郎君,如今二人已定下亲事,再这么称呼未免显得生疏,但唤官人显然也为时过早。

似是看出了她的纠结,文同在旁调笑道:“之前景行不是唤你苏表妹么,你就唤他表哥罢,待日后过门再改口唤官人。”

苏八娘听得双颊滚烫,忍著羞涩唤了一声:“表哥。”

“埃。”赵暘笑著答应,朝著苏娘拱拱唤道:“苏表妹。”

话音未落,苏辙也在旁叫唤:“苏小妹。”

“—”苏八娘娇羞的面色微微一僵,衣袖內小手缓缓攥拳,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弟弟,嚇得弟弟赶忙逃到宅內去了。

看到这一幕,眾人哈哈大笑,在笑声中一同进了宅院。

鑑於晚上的宴席必然要饮酒,中午这顿家宴,眾人明显有所克制,尤其是昨晚才喝到酩酊大醉的苏洵,更是被程氏牢牢盯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