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越说越气,径自走到吕布身前,昂头看着吕布古铜色的脸,大喝道:
“我在家中听闻你一寒门勇士、诛杀董卓的英雄做了大将军,心中欢喜非常,自以为汉室能兴,我等汉室忠良有盼头,朝廷能再依科举士。
来雒阳十日,都不曾见你这大将军策马巡城威吓宵小,我还道你公务繁忙,原来不过是饮酒取乐自怨自艾,你对得起你这么多年一身好武艺吗?
你对得起这么多年追随你一路厮杀的兄弟吗?
你对得起……对得起这么多年一直把你当成英雄的我们吗?
你算什么东西,来啊!杀了我啊!我便是死,也不愿看着诛杀董卓纵横天下的英雄成了尔这模样!
要你这大将军有什么用?换条狗,它比你做的更好!起码它只知道吃喝拉撒,不用人伺候!
吕奉先,我祢衡误信人言还来投奔你,我呸,你配吗?”
说着,祢衡居然还真的鼓起腮帮,一口喷在吕布的脸上,吓得典韦都傻了,赶紧连连倒退,扯着孔融准备逃跑,以免被吕布误伤。
吕布上一次这样被骂还是之前战场上遇上徐庶。
君子心里都明白,嘴官司只能跟君子打,跟武夫打嘴官司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闹不好就会直接被带走,因此就算是典韦,跟吕布说话的时候都要斟酌语句,不敢随意恼了这头猛虎。
但祢衡不惧,认真且狂热的他就是敢说,种种污言秽语如晨钟暮鼓一般在吕布耳边奏响,震得吕布心中一热,感觉到一股难言的惭愧,一时感觉头颅有千斤之重。
原来……
有这么多人在期待我吗?
在李傕郭汜把持朝廷的时候,刘协为了反抗曾经做了一次尝试——初平四年九月,刘协组织了一次不按门第、没有推举流程的考试。
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诏曰:孔子叹’学之不讲’,不讲则所识日忘。今耆儒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绝荣望,朕甚愍焉。其依科罢者,听为太子舍人。
这群人中甚至有长委农野的自耕农,家庭条件比徐庶魏延这样的寒门还差的多,之后的十月,刘协还建立了临时太学,安排人讲经,试图用这些人来为自己反击。
只可惜刘协的努力在李傕郭汜面前不过是蚍蜉撼大树,这次努力也飞快白给化作泡影,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祢衡认为吕布出身寒门,应该能理解寒门学士的辛苦,因此才怀揣梦想来到雒阳,只是抵达此地之后听说吕布已经彻底散漫不问世事,不禁感觉到一阵难言的失望。
他最恨这种有能力却不愿做事的人,你们身居高位,庸狗一般,难道不该骂?难道不该打?
老子就是骂你!
他今天豁出去,已经做好必死的决心,却一定要把心里话全都说出来:
“你为了练成这身武艺,吃了多少苦,历经多少生死磨难,夏日的酷暑,冬日的冷风,行军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人驱赶追杀转战各处,就是为了在雒阳自暴自弃吗?
你兄弟叛你而走,你就一蹶不振,你是女郎上身,思夫情切,还是天性懦弱,吃奶不饱?
我汉家的大将军哪有这种鸟人!”
祢衡的怒吼让吕布心中越发惭愧,眼泪簌簌流下来,孔融这才松了口气,扯了扯祢衡的袖子,让他见好就收,祢衡却一甩大袖,喝道:“我告诉你汉家大将如何!取大鼓来!”
“啊?”
“取大鼓来!”祢衡又怒吼着重复了一遍。
吕布赶紧命令手下仆役去取,片刻后,两个仆人缓缓抬来了一面大鼓,祢衡解开头发,抄起鼓槌,站在大鼓面前,爆喝一声,重重击鼓,随着鼓声唱起了慷慨激昂的曲调。
这首歌,叫《渔阳》!
吕布听过,孔融听过,典韦也听过……
这几乎是大汉所有军人都听过的军乐,讲述的是当年东汉开国的故事——渔阳骑兵纵横无敌,可在当年却几乎投奔王郎,寒门出身的猛将吴汉挺身而出,劝说他们投奔光武帝刘秀,这才组织起了一支强大无敌的骑兵,为再造大汉立下不世奇功,而吴汉也屡立战功,从偏将军晋升为大将军(最后成为大司马)。
这段历史众人都非常清楚,而祢衡击鼓自唱,声音饱含悲愤,又怀揣对那个金戈铁马再造大汉的美好时代无限的向往。
唱到无数渔阳精兵纵横天下的慷慨悲壮场面时,众人头发都竖了起来(除了典韦),陶醉在这慷慨激昂的曲调中,吕布长久的心结在这震撼人心的鼓声中一点点崩溃瓦解。
他终于回想起了那段激昂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