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琴技大考的结果张榜公布,毫无悬念,元衍的名字高居榜首。周围是师弟师妹们热烈的恭维声。
他却在一片喧闹中搜寻着一个人的身影,他打听了阿玉今日干活的时辰和地方,这个点应当在这附近不错。
就在这时,他猛地撇到假山后有一人影晃动,试图躲得更里面,他连忙上前想要将人逮出来。
于是众人的目光又跟着他移动。
然而他走至一半,忽然从不远处小跑过来一位老人,他俯身跪在元衍身前:“元衍公子,这边是下人们的地方,还请公子移步,不然老奴会被处罚的。”
元衍忙将人扶起,道:“老伯你放心,我只是寻个人,寻到便走。”他问道,“你可见着阿玉了?”
老人将身子伏得更深:“老奴不曾听过什么阿玉,公子请回吧。”
元衍闻言微微蹙眉,他低声道:“我明白老人家是想护着阿玉,可他那样的天赋不应该被埋没,他是顶好的人,合该受所有人的敬仰。”
“且有我在,断不会让人欺负了他,今日我便将他引荐入内门,到时他便可专心弹琴,再无桎梏。”元衍再次将老人扶起,道,“老伯,你拦着我,会耽误了他一生的。”
说完他趁着人没注意,大步绕开老人,径直走到阿玉身前,牵起他的手温声道:“阿玉,来,随我去见长老们。”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窃窃私语和难以置信的目光如同针一样刺向阿玉。
“一个扫地的?”
“开玩笑吧?元师兄是不是弄错了?”
“他?他连碰琴的资格都没有吧?”
阿玉低着头,身体僵硬。
“耳听为实。”元衍无视所有质疑,目光灼灼地看着阿玉,“阿玉,弹奏一曲。让他们听听,什么才是真正的琴音。”
他这举动实在不和规矩,有人想阻拦,却被元衍一个眼神制止。
不出片刻,阿玉之事已然传遍整个琴阁,弟子们将此处团团围住,就连内门长老们也闻讯而来。
无一例外都在审视着他。
阿玉手指微微颤抖,他抬眸看了看站在他身旁的元衍,缓缓坐在了琴前。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不弹这一曲,今天怕是无法收场了。
指尖落下。
所有的议论声消失,一片赞叹中,阿玉站起身。
他在原地愣神片刻,没有看元衍,也没有看任何人,只是默默地走到一边,捡起了那把被他丢下的扫帚,紧紧握在手里,指节泛白。
他入了内门,得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一时间阿玉的事情成了琴阁中的一段佳话。
下人房内,老人长叹一声:“天意啊,摊上元衍公子这样的人,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阿玉从床板暗格中取出自己的琴轻轻抚摸片刻,才比划道:事情已然发生,便思虑往后吧,他是好心,我不怪他。
“好心办坏事,天之骄子被宠着长大,还是太意气用事了。”老人摆了摆手,侧身躺下不再看阿玉,“去吧去吧,好自珍重。”
而另一头,长老遥遥看了眼独自等候在外面的阿玉,轻叹一声,有心劝道:“元衍,阿玉那孩子无亲无友无所依靠,你如此高调行事,会给他招来祸端的。”
“如此天才被埋没岂非更可惜?”元衍大声道,“从今日起,他与我同睡同吃,我就不信有人能伤到他。”
长老们皆是惜才之人,收了阿玉也无可厚非,很快阿玉便被接入了长老弟子的住处。
在这里他见着了另一个人——元衍的师弟元明。
几位长老的弟子皆是住在一个院子里,原先只有元衍和元明二人,现在多了个阿玉。
这位师弟是个十来岁的半大毛孩,却已然有个眼高于顶的气势。他与元衍不同的是,元衍待人一向和善,又乐于助人,元明则是个尖酸刻薄的,说话毫不留情。
“你就是那个扫地的?”元明上下打量了一番阿玉,嗤笑道,“也不怎么样,畏畏缩缩弱得像个姑娘,没有半点男子的模样,你怎配得到大师兄的赏识?”
阿玉抱着自己的琴在院门站了许久,才踏了进去,他看着比自己矮了许多的元明,想了想还是出于礼节微微欠身。
元明却依旧十分不满:“既然来了这,不管你比我大几岁,我也是你师兄,只行礼是何意?当真没有半分教养。”
阿玉双手抱着琴,没办法打手语,但元明不放过他,绕着他走了一圈,不屑地翻了个白眼:“原来是个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