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城,张记肉铺。
三年前,张记肉铺不过是一间开在偏街的小肉铺。
但三年后,张记肉铺不仅挪到了县城主街,就连铺面的大小,都翻了数倍。
寻常的肉铺,多是售卖家猪家禽,不仅种类少,数量也很少。
毕竟这个年代,肉食很少,尤为金贵。
可这张记肉铺却非同一般,不仅所卖肉类的种类繁多,就连量也很大。
尤其是这肉铺之中,有一种特殊的活鸡售卖。
此鸡名为金纹鸡,不仅口感极好,烹飪后,还有股很强的气血之內。
如此肉食,自然深受大户人家、武者还有武馆的喜爱。
也因为如此,县城里售卖气血补药的药铺的生意都收到了一些影响。
这几年来,张记肉铺的金纹鸡每日供应有限,往往一开门,便被抢购一空。
可见其生意之红火。
今日是张记肉铺铺面搬迁的一月后。
新店开张一个月,生意愈发火爆。
只见那张一刀坐在店內柜檯后,大声指挥著店內的伙计,让他们宰杀家禽,割肉售卖。
以往亲力亲为之事,张一刀现在只需要动动嘴皮,著实舒坦的很。
店內如此忙碌,店外自然也没有閒著,门口已经围满了人,纷纷指著店內的金纹鸡叫喊道。
“给我来一只……不!两只金纹鸡!不要杀,鸡血也补!我带回去吃!”
“我也要来一只!”
“什么?金纹鸡就剩两只了?你们张记肉铺一日就只卖七八只!够谁吃的!”
“特奶奶的,老子还想著今年弄只金纹鸡补补气血,如此,明日赶早吧!今天给我切二斤猪肉!”
……
张记肉铺的顾客,大多都是来此购置金纹鸡的。
不过赵方年所养的金纹鸡有限,每月只送来两百多只,出名了之后,根本不够卖的。
这张一刀也是机灵,每日限卖八只,这样一来,他每天都能有不少顾客慕名而来。
顾客们纵使买不到金纹鸡,也会买些其他的肉食。
不得不说,张记肉铺的生意这么好,金纹鸡是其一,张一刀的脑子,便是其二。
张记肉铺生意兴隆之际,在斜对面不远处,有一家王氏肉铺,生意却异常冷清。
门前无客,只有眾多苍蝇围著案板上的肉食转来转去。
店內的伙计,也是远远的看著张记肉铺,心生嫉妒。
这王氏肉铺,正是那王家大少爷所开设的商铺。
临近下午,王氏肉铺前,王家大少爷带著管家来到店前。
瞧见生意冷清,他那俊朗的面庞上,也出现了一抹恼火。
王家大少爷名为王世鹏,乃家中长子。
王家在平安县势大,也是因为其父年轻的时候,乃是一位八品武官。
后来年岁大了,告老还乡,在这平安县容身。
王老爷子有些战功,即便还乡了,也和县里的县令相熟,再加上王家生意眾多,王家自然势大。
不过,王老爷子生有三子,如今他上了年纪,家中三子自然开始准备爭夺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