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卖豆浆油条的?”
“怎么今天卖的是馄饨和葱油饼!”“和别人的描述不符啊!”
“我穿越到平行世界了?原来的世界卖豆浆油条,这个世界卖混沌葱油饼?”
“怎么和别人看到的风景对不上?”
游客们来到江风的小摊前,看着小摊的招牌,都面露狐疑之色。
不过,大家还是点了一份馄饨,要了几个葱油饼。
今日江风准备的充足。
有一个小弟干活儿,就是不一样。
孙壮飞包馄饨包了几个小时,满满一大桶里全都是馄饨。
江风只需要把肉馅儿调制好,把馄饨皮擀出来,剩下的杂活儿就是孙壮飞的。
孙壮飞也能干,不声不响就坐在那里包,一包就是好几个小时。
葱油饼的面团江风也准备了很多。
今天的目的就是多营业一个小时,可别一上去没一会儿就卖光了。
就在这时,一行十五六个人的旅行团从下面走上来。
这个小团队都戴着红色的鸭舌帽,导游手里举着一把小红旗。
导游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马上我们就要到达青城山后山的山顶。”
“这一路的风景也要迎来尾声。”
“但在这里,还有一个新的惊喜。”
“就是山顶的一个早餐摊。”
“大家看那边,那个人就是很火的一个小摊老板,喜欢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美食,自己还坐拥一座美食酒楼。”
“和他合影的游客特别多。”
“网上戏称他是‘移动打卡点’,和他的小摊合影也是一项很有纪念意义的事情。”
“这个小摊老板做的美食特别好吃,建议大家去尝尝。”
“现在是七点四十,大家可以在这边活动。”
“八点二十到这个地方集合。”
“想吃早餐的,可以自己去买。”
导游安排完活儿,然后,她自己率先到早餐摊的队伍里排队去了。
旅行团就是如此,到一个景点,约定时间,就让游客自己闲逛。
其他游客见状,纷纷跟着一起排到队伍后面。
他们的动静引得不少路人围观。
很多路人喜欢蹭旅行团,因为导游对景点的理解很深,可以把一个景点说的头头是道。
听完解说再看风景,感触也不一样。
这也是两种旅游风格。
有人喜欢“沉浸式旅游”,就是找导游或者跟团,喜欢听每个景点的典故和历史。
有人喜欢“自由式旅游”,就是自己安排,图个轻松自在,潇洒惬意。
小店里,江风一边用电饼铛烙烙饼。
一边看着大铁锅里的小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