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百名亲卫的拼死护卫下,寧王换上了一身普通士兵的衣服,趁著夜色和混乱,从营地的西侧,狼狈地逃了出去。
城墙之上,岳凉一直用千里镜锁定著中军大帐的方向。
当他看到寧王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向西逃窜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想跑?没那么容易。”
我早就料到他会跑。像寧王这种自私自利的人,怎么可能留下来与他的军队共存亡?他一定会选择逃跑,去寻找任何一线生机。
而我,早就在他最可能逃跑的路线上,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
“赵龙。”岳凉对著身边的传令兵说道。
“大人,赵將军已经带兵出城了。”
“我知道。”岳凉的声音很平静,“你现在立刻去追上他,告诉他,不用管那些溃兵,集中最精锐的骑兵,从西面包抄过去。记住,我要活的。”
“是!”传令兵领命而去。
岳凉又转向太乐帝,躬身说道:“陛下,城下大局已定。叛军主力已降,寧王也已成丧家之犬。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城头风大,您龙体要紧,可以先回宫歇息了。”
太乐帝此时的兴奋劲还没过去,他用力摆了摆手:“不!朕不回去!朕要在这里,亲眼看著叛乱被平定!朕要亲眼看著我大顾的將士们,凯旋归来!”
他的目光扫过城下已经逐渐平息的战场,看著那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的北境士兵,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感情。
“岳爱卿,这些降兵……你打算如何处置?”
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七万降兵,杀,肯定不行,会激起兵变,也会让天下人觉得他这个皇帝残暴不仁。不杀,这么多人留在京城附近,始终是个巨大的隱患。
我心里早就有了盘算。
“陛下放心,臣已有计较。”我回答道,“这些北境士兵,大多是被蒙蔽的,其心可悯。而且他们常年驻守边疆,作战勇猛,是我大顾一笔宝贵的財富,不能轻易捨弃。”
“臣的建议是,分而化之,区別对待。”
“首先,严查此次譁变中,手染袍泽鲜血、作恶多端的首恶分子,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这样可以安抚那些被他们杀害的士兵家属,也能彰显朝廷法度。”
“其次,对於那些在譁变中,率先反正、立有功劳的將士,要予以提拔和奖赏。让他们看到,朝廷是赏罚分明的。”
“最后,对於剩下的大部分普通士兵,可以打散编制,一部分愿意回乡的,发足钱粮,遣散回家。另一部分身强力壮、愿意继续效力的,则可以择优补充进京营三大营,或者由朝廷派遣得力干將,重新整编,开赴其他边疆卫所。如此一来,既能消除隱患,又能充实我朝军力,一举两得。”
太乐帝听著我的分析,眼睛越来越亮。
他连连点头:“好!好一个分而化之,区別对待!岳爱卿,你考虑得比朕周全。此事,就全权交由你来办理!”
我躬身领命,心中却並无太多波澜。
处理这些降兵,只是战后的收尾工作。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抓住寧王。
斩草,必须除根。
我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西方那片沉沉的黑暗之中。
赵龙,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