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很得体,有理有据有节,不回避问题,也亮明了态度!这才是一个有担当的景区该有的样子!不愧是我喜欢的景区,支持!】
【‘真正的华夏瑰宝值得等待’,这句话看得我有点感动是怎么回事。张师傅加油啊!我们等得起!】
【我们的非遗传承人评议外来技术,天经地义!小日子是不是学了点东西就真当自己是行业标准了?】
【技术观点交流,说得好!人家老师傅凭本事和经验说话,怎么就被扣上诽谤的帽子了?京冶这么玻璃心?而且,为什么是告名誉权而不是直接告诽谤?】
【因为名誉权一告一个准,但诽谤可就不一定了。(狗头)】
包括华夏的琉璃瓦烧制最多的地方,晋省,也有工匠站出来为张师傅说话,而且还在视频里怼了京冶:
【我是晋省岱县文庙修缮项目的技术顾问,常年接触琉璃瓦。之前的评论区有人说国内烧不出高端瓦?简直荒谬!单说郏县琉璃瓦厂,省级非遗传承,能烧金黄、翠绿等30多类品种,开封铁塔历代修葺都用他家的瓦。
我赞同张师傅的观点,日本京冶的孔雀蓝偏绿。而岱王府现存的明代孔雀蓝是蓝中透翠的流光质感,差异一目了然!实际上,大家搜一搜前两年的新闻就知道,当时京冶大肆宣传复原出了华夏失传的孔雀蓝釉时,就有国内很多工匠发声,认为他们的孔雀蓝其实还不够还原,不过那时候我们人微言轻,根本没多少媒体注意到而已。
感谢这一次清河古镇和京冶的纷争,让更多人听到了我们的声音。】
就像是要验证他的话,很快就有了不少的晋省的琉璃瓦工匠都站了出来,表示他说的的确是真的。
于是,在经历过之前两天几乎是一边倒的针对之后,舆论风向终于被稍微扭转了一点。开始有了很多的人尤其是原本看热闹的路人们为清河古镇说话。
甚至还有一些喜欢追根究底的人出于好奇心也好出于吃瓜要吃明白的态度也好,开始通过京冶之前自己发的一些新闻稿来起底为京冶站台的那些教授。
山田忽然发现事态逐渐有些失控了。
他不是很喜欢这种失控的感觉,不过,倒也没有因此而惊慌失措。
“只要他们烧不出真正的孔雀蓝釉琉璃瓦,那就没有问题。”山田阴沉着脸,对坐在自己对面的林荣说。
就算是他们拿着京冶的琉璃瓦去和文物对比那又怎么样?
因为时间的流逝,如今能找到的矿物成分和以前的不一样了,再加上烧制环境、保存条件都会导致颜色出现差异。这个理由天经地义,足够堵住那些外行的嘴。
他没有注意到林荣的腿出现了极为细微的颤抖。
林荣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手心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他当然知道“没有问题”的前提是“烧不出来”。但就在前两天,他就收到了梅山村那边的消息,说是两位张师傅在春节的时候偷偷返回去,自己烧了一窑的瓦,如今已经在二烧了。
这应该是他们又尝试了一次,原本这也正常。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林荣这一次却有了不祥的预感。
为什么要大过节的跑去开窑?是不是有了什么突破?
可惜他当时买通的那个瓦窑的工作人员算不上是里面的核心人员,问什么都是说不知道,让林荣十分抓狂,只能让他盯紧一点然后到处去打探打探。
这个消息他死死压着,半个字都没敢透露给山田。
他太了解这位日本老板了,表面大方宽容,实则刻薄寡恩。如果让他知道自己汇报滞后,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计划,他林荣好不容易搭上的这条线,还有许诺的丰厚报酬和未来合作,顷刻间就会化为泡影,甚至可能招致报复。
“山田先生说得对!”林荣立刻换上笃定的表情,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恭维和一丝对对手的不屑,“他们要有本事,早就自己复原出来了,还用等到今天?
“梅山村那瓦窑,您也去看过了,就是最原始最落后的那种,连个电炉都没有,工人也全都是附近村里的,我估计他们连釉料配比的科学原理都搞不清楚,怎么可能攻克孔雀蓝釉?”
山田被他这么一说,心里舒服一点了:“时间。。。。。。只要他们在半年里烧不出来孔雀蓝,那我们就赢定了!”
林荣立刻附和:“时间肯定站在我们这边!”
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山田的脸色。看到对方阴沉的表情似乎缓和了一些,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他必须稳住山田,为自己争取时间。
山田的表情和缓下来:“舆论的反弹确实比预想的麻烦一些,不过这些我们自然会处理。林君,你的任务就是务必要盯紧梅山村,尤其是那两位张师傅。我不希望再出现任何‘惊喜’,你懂吗?”
“请您放心!我的人二十四小时盯着,绝不会让他们翻出浪花!”林荣拍着胸脯保证,语气斩钉截铁。
离开山田的办公室,林荣后背的衬衫已经湿了一片。他快步走进自己的专属休息室,反锁上门,脸上的镇定瞬间崩塌,只剩下焦灼。
他拿出手机,快速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一个刻意压低、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声音传来:“喂。。。。。。林经理?”
“是我。”林荣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听着,我没时间和你废话!你们那边这段时间情况怎么样?他们是不是之前就开窑了?现在应该是在二烧?别告诉我这么长时间你都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你可是拿了我的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