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重八,多吃点
“太子,我回来了。”
再度从倭国归来的陈然,于石头津码头旁,邀请朱标上船看看这次的收获。
造船厂里的船还在建造之中,这次去倭国依旧是用的商船。
只不过规模比起上次更大,达到了七艘之多,其中有两艘更是八百料的巨船。
中土并非传说中的无视大海,早在宋时就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海贸之地。
民间海船很多,个头也是越来越大。
达到八百料的大船,已然是不少。
“子厚。”笑容满面的朱标,熟练的往船舱走“这次弄回来多少好东西?”
“还是老三样。”
船舱内依旧是以金银矿石,以及铜条为主。
不过这次更多了些别的货物。
“这味道”来到船舱的朱标,当即捂住了鼻子“硫磺?”
“品相非常好的硫磺。”陈然介绍“都是从火山附近开采出来的,绝对纯天然的好东西。”
这个时代的硫磺,其实是一种药材。
解毒杀虫,补火助阳什么的。
当然了,道士们炼丹也是要用。
最主要的用处,消耗量最大的,则是军伍之中的火器。
没错的,早在朱元璋时期,中土的军队就已经大规模装备火器。
明军大规模装备火铳乃至于火炮,其规模远超世界任何一个国家。
著名的鄱阳湖水战之中,明军就大规模使用火器,成功击败了实力更强的陈友谅。
至于说几百年后还在使用大刀长矛弓箭什么的,完全就是鞑子为了自己的统治,刻意毁灭中土文明进程。
“很好。”朱标连连点头表示满意“作价几何?”
大明腹地几乎不产天然硫磺,因为缺乏火山。
要么就是从外面进口来的,要么就是通过提炼黄铁矿获得。
这就导致,硫磺的价格昂贵。
“卖个关子。”陈然笑言“太子不妨猜一猜。”
“现在市场上的硫磺价格是一斤五百文。”朱标仔细想了想“每斤百文?”
陈然摇头,抬手比划了一个八。
“八十文?”朱标大笑“这可真是赚大了!”
“殿下想多了。”陈然摇头“在当地的收购价是每斤六文钱,额外还有两文的运输费。所以成本是一斤八文钱。”
‘嘶~~~’
朱标瞪眼“八文一斤?怎么可能?!”
“的确如此。”陈然点头“若是咱们自己的船好了,那就是六文一斤。”
“太子你是不知道啊,倭国的平民太穷了。我们过去拿出大明的铜钱,在他们那儿叫做良钱,他们自己做的钱叫做恶钱。开出六文一斤的价格收硫磺,当天就有成百上千的当地人,跑去火山背硫磺回来。”
陈然绘声绘色的描述自己的倭国之行“咱们的甲胄一拿出来,当地的藩镇立马就跪了,真的是要什么给什么。”
“洪武通宝一拿出来,什么都能买到,而且价格极为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