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王知道,拿何家说事牵扯陈然是没指望了,转念想着盐商们推动之事‘既如此,那就推那陈子厚做个腌臜军汉!’
“陛下。陈然为朝廷追回数百万两亏空,整顿盐政使盐税收入大幅增加。如此功劳,当重赏才是。”
目光莫名的皇帝,垂下头继续批阅奏疏“继续说。”
“臣弟觉得,陈状元文武双全。据闻在江南之地剿灭无数悍勇之盐枭。如此壮士,可入军伍。”
皇帝勾起了嘴角,没有言语。
盐商们在都中发动关系网,想将陈然送进军伍之中的事儿,皇帝自然知晓。
与许多人推测的相反,皇帝对此其实是乐见其成。
对于皇帝来说,臣子无分文武之别,只有是否有用处的区别。
陈然本事大又能折腾,去了军伍之中可以为他掌控军队提供大助力,他是赞同的。
至于弄银子的本事,谁说做了武将,就不能提意见搞银子了?
之所以还未顺水推舟的应承下来,那是因为他在等,等一个关键性人物的意见。
说话之间,外面有内侍高呼“大明宫总管太监戴权,求见陛下~~~”
说曹操,曹操到。
戴权来了,也就是说太上皇那边已经有了决断。
果然,戴权入内行礼,转述了太上皇的意思。
‘可。’
太上皇也同意,陈然转文为武的事儿。
皇帝难以抑制的露出了喜色。
因为这背后意味着,太上皇已经默许了,默许他插手军权!
允许皇帝安插亲信入军伍掌权,自然就是默许皇帝逐渐掌握军权。
太上皇虽然退位,可却是牢牢把握着军中力量。
那些管军的勋贵们,都是太上皇的人。
甚至于,掌握皇宫禁军的,都是眼前的大太监戴权!
对于皇帝来说,这是比朝廷缺银子,更加无法忍耐的事情!
现在有了安插亲信掌管军权的机会,他当然不会反对,甚至是乐见其成。
至于所谓的机会,乃是缮国公诰命夫人病亡,承爵的其孙石光珠,按例当归家守孝。
石光珠所领京营十二营之一的主将之位,也就此空缺了出来。
当然了,陈然过去还是要权知,也就是暂时代理。
待到立下了功勋,方能转正。
以往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勋贵们会牢牢把握住军队的控制权,不给文官们丝毫机会。
可这次不一样,盐商们花费了大量的银子,动用了所有的香火情,掀起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