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新科进士们需要在各部观政一两个月,算是让这些菜鸟们好生看看,真正的朝廷是如何运作的。
当然了,陈然这等曾经操纵过朝局的老鸟,不在此列。
当同科们都在忙碌观察,认真记录,乃至于主动结交,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
他这位游过街的状元郎,却是整日里摸鱼混日子。
准时上下班,休沐的时候绝对见不到人。
这等做派,也是让许多暗中观察他的有心人,感觉很是诧异。
‘你不是想做皇帝的刀吗,怎么不去查看各部有什么缺陷漏洞得罪人,然后咱们好群起而攻之~~~’
‘现在搞的跟个老混子似的,许多做好的准备都没办法发动啊~~~’
状元的卷子,当然是要贴榜的。
上面列举的一桩桩,一件件,都能找到对应的人。
这些人可不会让陈然顺顺利利砍自己的。
他们安排了一些人一些事,就等着陈然自己钻进去,然后让他好生感受一番,来自权势的铁拳是何等滋味!
然后陈然摆烂,所有的准备都失去了用处。
“此人心思深沉,怕不是已经察觉出我等的动作,居然如此轻易就给化解。”
“既如此,且看此人观政后去往何处,再作打算。希望他别误入歧途~~~”
观政结束后,就是正式的授官。
二甲三甲的新科进士,基本上都是方外各处知县与县丞,或是六部之中担任主事等等。
正常情况下,外放的这些新科进士们,一辈子蹉跎官场,乞骸骨之前能做到知府,就是到头了,甚至许多人的职业生涯都是在县令的任上打转。
至于说留在六部各寺的,也不见得有多好。许多人干了十多年,才混到个郎中的位置。
真正能有光明未来的,公认都是一甲的那三位。
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按照惯例,一甲三人是要入翰林院的,而待过翰林院才有资格入阁。
散馆这天,许多人都在盯着陈然,看他会不会主动请求去御史台。
想要做皇帝的刀,入御史台做喷子,是最快捷的方式。
因为御史可以‘风闻奏事’,就是说我怀疑你,就能上奏疏弹劾。
消息很快传出,状元郎很平静的入了翰林院,做了翰林院修撰。
这引来了许多人的嘲笑。
觉得此人文章做的大气磅礴,喊打喊杀的好似多厉害,实际上却是个怂包啊,全都是嘴皮子上的功夫~~~
“我操纵朝局的时候,你们都还不知道在哪撒尿和泥玩,你们懂个屁!”
对于翰林院中,那些读书人特有的酸臭讥讽,陈然的回应就是,每天中午都叫外卖。
来自大酒楼的八珍食盒,取出来还冒着热气的精美菜肴,四溢的香气让一众翰林们流口水。
望着陈然大快朵颐,一顿饭吃上八个菜,众翰林们都是羡慕妒忌恨!
众所周知,朝中各部寺监院皆有外快可捞,虽然收入高低不一,可至少还是有的。
可翰林院却是个例外,因为这儿是修书养望的。
谁办事会找翰林来办?难不成是请翰林们帮忙写书?
很明显,他们没有外快收入,再加上朝廷给的俸禄非常低下,做了官又要维持住自己的生活水平与迎来送往的开销等等~~~
翰林们一个赛一个穷。
穷到什么程度呢?借贷过日子!
毫无疑问,当这帮子穷翰林见着陈然大吃大喝的时候,是无比艳羡妒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