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挽风军工科技 > 四千三百八十章 离载人登月的目标又近了一步(第1页)

四千三百八十章 离载人登月的目标又近了一步(第1页)

吴浩接过一份盒饭,却没有立刻吃,而是走到能源调配岗位,查看蓄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如果未来航天员遇到类似情况,除了关闭非必要设备,还可以调整核心系统的运行模式,比如将氧气再生系统的功率降至2。8kW,进

一步降低能耗,你们可以做个模拟方案。”

“明白!我们会在测试结束后,生成不同功率下的能耗分析报告。”工程师一边吃饭,一边在平板上记录。

傍晚6点,第二阶段测试圆满结束,蓄电池剩余电量80%,核心系统全程稳定运行。吴浩站在主屏幕前,看着上面滚动的测试总结数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次极限测试很成功,不仅验证了生命保障系统的可靠性,还

发现了电磁干扰、能源调配优化等问题,为后续载人系统改进提供了关键数据。”

他转过身,对着大厅里的所有工作人员说道:“大家辛苦了!接下来两天,技术组整理测试数据,形成详细报告;生物组重点分析猕猴在极限环境下的行为反应,建立应激反应数据库。一周后,我们召开任务复盘会,为后续

的载人登月准备工作做铺垫。”

掌声在指挥大厅里响起,疲惫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吴浩走到落地窗前,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远处的天空渐渐染上橘红色。他想起38万公里外的科考站,此刻“星尘”和“云絮”应该正在生活舱里进食,它们的每一次呼

吸、每一个动作,都在为人类的月球梦想积累着宝贵的经验。

“余总,明天安排一次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视频会议,同步这次测试的结果,顺便讨论下一批物资补给的细节。”吴浩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充满力量。

“好的,我马上安排。”余成武点点头。

主屏幕上,“星尘”正用爪子推着橡胶球,在生活舱里来回滚动,“云絮”跟在后面追逐,画面温馨而生动。吴浩知道,这场跨越地月的“试验”还在继续,而他们离载人登月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极限测试结束后的第七天,心月狐指挥中心的主色调恢复为常规淡蓝,但大厅氛围却比测试时更显专注??一场关于极限测试的复盘会正在进行,吴浩坐在会议桌主位,面前摊开的测试报告上布满红色批注,每一处都指向系

统优化的关键节点。

“首先要解决的是电磁干扰问题。”吴浩指尖点在报告中“二氧化碳传感器异常”的章节,屏幕同步调出当时的电磁监测曲线,“备用电源启动时产生的1。2kHz低频干扰,虽然通过软件修正暂时解决,但载人时必须从硬件层面

根除。周总,技术组提出的屏蔽方案具体怎么落实?”

周向明立刻起身,调出三维模型??传感器周边包裹着一层淡金色的金属网,与舱壁之间留有5毫米的空气间隙。“我们计划用坡莫合金制作屏蔽罩,这种材料对低频磁场的屏蔽效能能达到80dB以上,再在屏蔽罩内侧贴一

层导电布,阻断电场干扰。改造后会在地面进行100次模拟测试,确保干扰值低于0。01mV。”

“很好。”吴浩点头,目光转向余成武,“下一批物资补给的时间定在驻留第40天,食盆滤网和屏蔽罩的生产进度能跟上吗?”

“完全没问题。”余成武递上一份生产计划表,“食盆滤网已完成3D打印,采用食品级PP材料,孔径0。5mm,既能挡住坚果壳,又不影响水流;屏蔽罩的坡莫合金板材今天上午已到货,加工周期5天,能按时装上补给舱。”

会议进行到一半,测控岗位突然传来汇报:“吴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消息,补给舱的运载火箭已完成总装,预计驻留第38天从酒泉发射场升空,地对接窗口定在驻留第40天14点。”

吴浩立刻调整会议议程,调出地对接的轨道模拟图:“补给舱与科考站的对接精度要求是±10厘米,比之前的飞船对接更严格,因为要传输活体所需的新鲜营养膏和实验设备。测控组要提前24小时启动深空测控网,确保

对接过程中信号不中断。”

时间在密集的筹备中飞速流逝,驻留第40天如期而至。指挥大厅主屏幕被分割为两部分:左侧是酒泉发射场的实时画面,乳白色的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箭体上“浩宇补给01号”的字样格外醒目;右侧是科考站的监控

画面,“星尘”和“云絮”似乎察觉到异常,正趴在观察窗前,盯着远处缓缓靠近的补给舱。

“发射倒计时10分钟!”广播声响起,吴浩起身走到主屏幕前,双手背在身后,目光紧盯着火箭底部的导流槽????上次建木九号发射时的冷却水问题,让他对每一次发射都保持着极致警惕。

“03:00:00,冷却水系统启动,喷射角度30°,流量50Ls!”

“02:00:00,助推器预冷完成,温度-183℃!”

"00:01:00,点火系统就绪!”

随着“点火”指令下达,火箭底部喷出橘红色火焰,缓缓离开发射台,身后拖着一条白色尾迹,迅速消失在云层中。吴浩的手指在触控屏上滑动,实时追踪火箭的飞行数据:“一级火箭分离正常,二级火箭推力99。8%,轨道参

数偏差0。02"

两天后的14点,补给舱如期抵达科考站5公里外的环月轨道。主屏幕左侧切换为补给舱的实时画面,银白色的舱体上装有4个小型推进器,正缓慢调整姿态;右侧的科考站对接端口已展开引导臂,红色引导灯闪烁频率加

快,如同在向补给舱“招手”。

“距离3公里,相对速度0。3kms!”

“距离1公里,启动激光雷达,精度±3厘米!”

“距离100米,相对速度0。01kms,准备对接!”

就在对接即将完成时,测控岗位突然喊道:“报告!补给舱的左推进器推力出现0。5%的衰减!对接精度±3厘米降至±8厘米!”

大厅里的气氛瞬间紧绷,余成武急声道:“要不要暂停对接?”

吴浩却异常冷静,调出推进器的实时数据:“推力衰减是因为燃料管路出现微小气泡,不是机械故障。让补给舱启动右推进器补偿,同时科考站的引导臂调整抓取角度,将误差控制在±5厘米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