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帝眉头紧锁,接过奏折,迅速展开。他的目光在奏折上快速移动,一开始的疑惑逐渐转变为震惊。
折子里把萧辰带着两千人和五千匹良种战马,以及北凉大将澹台庆明和国师木伦河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写清楚了。
文景帝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他反复阅读着奏折,似乎想要从中找出一丝破绽。
“陛下,折子里还特地交代,这是捷报,是代替六皇子殿下上奏的……”太监在一旁小声提醒。
文景帝的手指轻轻颤抖,他抬头看向太监:“你确定这份奏折是真的?”
太监肯定地点了点头:“陛下,兖州知府的印鉴不会有假,而且……而且兖州知府没有任何理由,为六皇子说谎。”
文景帝沉默了。
他知道,兖州知府是朝廷的老臣,一向以忠诚著称,绝不会无端为萧辰说谎。那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之前赵阔那封信里的一切都是真的。
萧辰,以两千人偷袭得手,毁了北凉人全部战马,杀敌无算,另外还俘虏了北凉人的国师和大将军……
一时间,文景帝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这……真的是人能做到的吗?
他想起了萧辰小时候的模样,那个总是躲在角落里,不声不响的孩子,如今竟然做出了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
“这个老六,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文景帝喃喃自语,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他的儿子,他的六皇子,竟然有这样的胆识和智慧,这让他感到既惊讶又骄傲。
“来人,传令下去,立刻让赵阔全力追击北凉大军,如果让北凉人走脱,朕要他好看!”文景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太监立刻领命。
文景帝回到案前,再次拿起兖州知府的奏折,他的目光在奏折上停留了许久,然后缓缓地笑了。这个笑容中,既有对儿子的骄傲,也有几分担忧。
奏折的字迹工整,墨迹尚未干透,每一个字都透露着紧迫和真实。文景帝的手指轻轻划过那些字句,他的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奏折之中写得很清楚,六皇子萧辰被北凉将军穆兰率领的无铅精兵死死咬住,围绕着铁砂河已经来来回回绕了四圈了。每一次,萧辰都用超人的智慧,甩掉了穆兰的追击,但是奈何这是北凉精锐中的精锐,一直紧咬着不放!
文景帝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焦虑。他的儿子,他的六皇子,虽然立下了不世奇功,但此时仍然处于危险之中!他不能坐视不理,不能让自己的儿子有任何闪失。
“来人!”文景帝的声音在书房中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名太监迅速进入书房,恭敬地行礼:“陛下,有何吩咐?”
文景帝站起身,他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传朕的命令,让赵阔分出一万兵马去保护六皇子殿下安全,务必护送六皇子回京都!”
太监连忙记下旨意,然后匆匆离去,传达文景帝的命令。
而在遥远的北境,萧辰并不知道自己的事迹已经传到了京都,更不知道自己奇袭北凉大营的事情,已经在京都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