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长廊,众官员来到天宫最大的议会殿堂——朝觐殿。
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十余丈高,四五十丈长宽,最为显眼的便是立于殿堂中央两侧八根五人环抱的巨大龙柱,彰显着统治权威。
很快众官员都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只有宋良宵有些懵逼不知该往哪里站,还好很快便有一名总管模样的内侍笑眯眯上前替她领路道:“宋统领,您的位置在这。”
于是宋良宵站到了第一排最中央的位置,左边站着的是户部尚书封呈,右边站着的事刑部尚书萧琏。
她于二人中间,莫名尴尬得脚趾想要抠出个皇宫来,也不知这操蛋的站位到底是那个大天才想出来的?
不过尴尬只是一瞬,很快她就没时间考虑这些有的没的。
但听礼官唱喏:“三公登殿,众臣行礼!”
宋良宵按着之前黎殊所教跟着众官员一同弯腰行礼道:“迎三公登殿!”
不多会三个脚步声前后清晰从殿上方传来,入座后,三个威严声音同时响起道:“平身,免礼。”
直起腰后,所有官员都视线微垂不可直视圣颜,目光正好与殿上三公朝服的补子与靴子齐平。
宋良宵随大流眼观鼻鼻观心,只听耳畔旁响起带着回声的威音。
“今日朝会只有一个议题,讨伐大青逆贼!”
“想必诸爱卿都已知晓十余日前大青逆贼统帅齐玮率领恶鬼军发动突袭击退紫貂军夺取了禹辛辰号矿脉,并将三十六郡之一的贵郡攻下作为大青临时都城,拥立伪王重启大青国号,并遣送来战书,正式与大望宣战!”
“我大望从建国以来便征战南北,将周边众国如数收服,自然不惧应战,但大望十八支奇人军各有要务,抽调任何一支都会导致局部区域战力缺失,故我等商议临时建立一支伐逆军,全力讨伐大清逆贼,将其统帅齐玮及伪王铲除,以还大望朗朗乾坤!”
至此众臣齐赞:“三公威武英明!国之大幸!”
宋良宵嘴里慢半拍跟着念道,脑子想的却是别的,这就威武英明了怎么感觉和传销大会喊口号一样。
接着声音又道:“经与太师,太保商议,伐逆军将吸纳紫貂军余部为主力军,余下空缺则从其余十七支奇人军及皇城军抽调填补。至于伐逆军统帅则由新晋国之良才宋良宵担当,另设总监军一职,由兵部大司马封习担当,统帅与监军平权,相互辅佐共同率领伐逆大军南下讨伐大青逆贼!”
“宋良宵,封习,出列!”
终于来了,宋良宵精神高度集中迈出一步站到了前方,与此同时还有一位清俊瘦弱的年轻官员亦从侧后方出列,上前站到了她身边。
待他们站定,两名内侍各拖一托盘走了下来,立在二人身前。
宋良宵用余光看了眼自己面前的托盘,发现里边放的是巴掌大小的半个印章,想来印章的另一边应该是在旁边的托盘里。
看来朝堂并没有真糊涂到直接将整支大军的大权全都交到自己手上,压在心头的大石瞬间减轻了不少。
“赐伐逆军帅印!”
宋良宵与封习同时接过托盘道:“臣领命!谢主隆恩!”
等他们都退回众臣之中。
上方声音重新响起道:“介于伐逆军乃是新建,除兵源外军费及情报亦不足以自己,故在讨伐大青逆贼期间伐逆军一切军费皆由户部调拨支出,情报部分则由刑部配合提供。”
早就已经知晓的封呈从容不迫第一个站出来道:“臣领命。”
倒是萧琏面上出现了一瞬的错愕,上边可真是一点风声都未走漏啊,他还以为今次刑部只是看客,谁想竟也有一份。
皇命难违,拒无可拒,只能接受,虽慢半拍,他同样站出道:“臣亦领命。”
一系列旨意颁布下来后,三公像是才想起众臣般道:
“关于此次讨伐大青逆贼一事,诸爱卿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
这还是第一次将所有旨意颁布后,三公才询问众卿意见。
一时,大殿内弥漫着一种脱裤子放屁的微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