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崇祯16年 > 第96章(第1页)

第96章(第1页)

第96章

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这时,唐恪、李邦彦等一众文臣也躬身进来,个个脸上都带着献媚的笑容,齐声向太上皇道喜。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宫变经过详细地给赵佶汇报了一遍。

特别把四壁都巡检使范琼推到了前面,极力吹捧,仿佛范琼是天降神兵,力挽狂澜。

“皆赖范将军出手,这才得以控制住那暴君!”

唐恪满脸堆笑,说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仿佛范琼是他家亲戚似的。

“是啊是啊!”李邦彦也跟着附和:“范将军忠义无双,实乃大宋之幸啊!”

一旁范琼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平时这些文官,可是不拿正眼看他们这些武将的,今日却得到几位宰相的夸赞,这活真没白干!

见他们讲得有鼻子有眼的,赵佶心里那点疑虑,也渐渐被这恭维声冲散了。

“太上皇,我们已经商议好了。”

唐恪接着说:“准备明日就在垂拱殿召开大朝会,恭请太上皇您复位!大局已定,只等您一声令下!”

赵佶一听这话,心里又有点小激动,但随即,那股子艺术家特有的敏感又让他稍微冷静了一些。

他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那。。。。。。张叔夜、宗泽那些武臣呢?他们会同意吗?朕可是知道,他们都是赵桓那小子亲自提拔起来的,平日里跟他走得近啊。”

唐恪笑了笑,胸有成竹的样子:“太上皇不必担忧,我们只是软禁了官家,并没有杀了他,以此为筹码,足以控制住外城诸将。”

“只等明日太上皇复位,大局已定,谅他们那些人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赵佶听了,心里这才稍安。

他当然不想杀人,杀人多麻烦啊,而且会背上骂名。

软禁,这个词儿听着舒服多了。

不过,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又浮上了赵佶的心头。

他看向张邦昌:“那。。。。。。城外的金军呢?他们可还没走呢!”

太宰张邦昌一听这话,脸上立刻堆满了自信的笑容,拍着胸脯保证道:“太上皇只管放心!金军之事,臣会亲自与金人议和,让他们退兵,保证不让他们再犯东京一步!”

赵佶上下打量着张邦昌。

那意思,像是在说:你?你还有这本事?你这老小子,以前也没见你有什么高招啊?

张邦昌似乎看懂了赵佶的眼神,他只是笑得更加深沉,拱了拱手:“陛下只管放心。”

那言下之意就是:您只管安心登基复位,其他那些打仗、议和、处理军务之类的“脏活累活”,我们这些“能臣”都会替您办得妥妥帖帖。

您只需享受那份至高无上的权力,享受万民朝贺的荣光就行了!

太上皇赵佶听罢,心头大悦。

这不就是他一直以来最希望的执政状态吗?

不用操心那些烦人的政务,不用面对那些刀光剑影的危险,只需安安稳稳地享受皇帝的待遇,还能有充足的时间去玩他的琴棋书画,去修他的道教宫观,去搞他的艺术创作!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砸到他头上了!

而在这群人中,此刻最兴奋的,莫过于诨王赵楷了。

他心里盘算着,只要太上皇成功复位,废掉赵桓那个“不受待见”的皇帝,那么自己这个亲儿子,可不就是顺理成章的太子了嘛!

到时候,皇位还不是迟早的事儿!

赵楷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登上九五之尊的场景,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众人脸上都挂着胜利者的笑容,他们觉得自己高明无比,算无遗策。

他们掌控了宫内局势,软禁了皇帝,又得到了太上皇的支持,还准备用“议和”来摆平金军。

这大宋的江山,似乎又回到了他们这些“旧秩序”维护者手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