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今日,决定召来陈规,询问工作进展。
片刻后,工部侍郎陈规被带到了乾清宫。
其面色略显憔悴,右臂用布带吊着,显然受了伤。
“臣,工部侍郎陈规,叩见陛下!”
陈规眼神放光,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陈卿平身。”
崇祯示意他坐下,目光落在他的右臂上,“陈卿的伤,是如何来的?”
陈规躬身道:“回禀陛下,臣幸不辱命,已经发明了火炮!臣在试验火炮时,不慎被炸膛所伤,火炮威力巨大,试验中炸膛十余次,臣的右臂因此受伤,但终于成功!臣已发明出稳定可靠的火炮!”
“火炮?”
崇祯闻言,心中大喜。
这陈规口中的火炮,便是大宋与金国对抗的真正利器!
他没想到,陈规竟然真的成功了,而且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
“炸膛十余次,炸伤右臂,陈卿之功,足可比肩武庙功臣!”
崇祯赞叹道,敬佩陈规这种执着的科学精神,这种为了研发利器而不惜身犯险境的投入。
“陈卿,此等利器,何时可以量产?工部如今可已打造出几门?”崇祯追问道。
陈规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回禀陛下,臣早在成功之初,便已与工部尚书赵鼎禀报,赵尚书得知火炮成功,也极其重视,咬牙从工部有限的拨款中,拨出巨款,命军器局全力打造。”
“目前,军器局已经打造了三十门火炮,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三十门火炮!
崇祯心中大震。
这意味着,大宋军力,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好!好!好!”崇祯连声赞叹,“朕要亲自检验!”
。。。。。。
南京城外,工部军器局。
一早,崇祯皇帝便在顾千帆和康履的陪同下,乘坐龙辇直奔军器局。
道路两侧,偶尔可见巡逻的禁军,气氛肃穆。
皇帝的心情却并不沉重,反而带着一份期待。
占城稻的推广,让大宋解决了温饱之忧;
而今日即将检验的火炮,则是大宋解决外患的利器。
马车行至军器局大门,崇祯下车。
放眼望去,军器局的规模比两年前大了数倍。
原本分散的作坊,如今连成一片,围墙高耸,防卫森严。
空气中弥漫着铁水和硫磺的气味,锤打声、切割声、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这里不再是简单的兵器作坊,而是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生产中心。
陈规早已等候在大门,右臂仍用布带吊着,脸上抑制不住的兴奋让他显得精神十足。
“臣,工部侍郎陈规,恭迎陛下!”
“陈卿不必多礼。”
崇祯示意他平身,目光扫过忙碌的军器局:“看来这两年,军器局的规模确实扩大了不少。”
“回禀陛下,托陛下洪福,工部尚书赵鼎大人鼎力支持,军器局如今已分为火铳营、火炮营、甲胄营、弓弩营等数个区域,日夜赶工,为大宋军备生产。”
陈规介绍道,语气中带着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