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午后,宿州城北的平原逐渐安静下来。
伴随着金军的全面溃退,战场上只剩下遍地横陈的尸骸与凌乱破碎的兵器。
御营军火器营在刘光世与张俊所部骑兵的掩护下,迅速而有序地退回城中。
城门缓缓合拢,隔绝了外头血腥的景象,也宣告着崇祯那场“诱敌深入、平原对决”的第一阶段圆满收官。
城楼之上,崇祯注视着远方金军的残部渐行渐远,又看见刘光世、张俊率骑归城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厉的笑意。
他对刘光世的几分冒进并未动怒,反倒暗暗赞许。
一个被逼入绝境的将领,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更重要的是——今日两战,御营军火器营的凶威已深深烙进金军心中,而刘光世那近乎疯魔的冲劲,恰似压垮敌军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日一战,火器营扬威,金军损失惨重,士气大挫。
“此战,足够让金人刻骨铭心,但,还不够。”崇祯低声说道。
接下来,便是第二阶段,攻防消耗战!
。。。。。
宿州城,乃大宋淮河防线的咽喉枢纽,早在崇祯的命令下完成了全面加固。
城墙高约十米,夯土之内,外包青砖石块,厚重坚固。
城头每隔一段设有凸出的马面,可让守军居高从侧翼交叉射击,形成致命火力死角。
马面之间连着高耸的女墙,女墙之后是宽阔的甬道,可容大批兵力与器械快速调动。
城外环绕着一条二十米宽、三米深的护城河,与沱河相通,水势湍急,使金军难以从容填河。
护城河内侧,还竖着一道羊马墙,迫使敌人在逼近城基前先过两道火力封锁。
守城器械齐备:城头布置了一百余架神臂弓、数架床子弩,交织成一道密不透风的远程杀网。
仓库中更储有大量火球与火药箭,以焚毁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
若投入敌军密集阵列中,可瞬时引发混乱并造成重大伤亡。
除此之外,传统的金汁、滚木礌石已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迎接敌军攀城。
城内的预备队亦布防严密“敢战士”驻守主街要道,一旦城破,立即投入巷战,阻绝金军纵深突击。
民间则依宋制“保甲法”组织民壮运送物资、修筑防线、准备金汁,全城上下拧成一股绳。
一切,只为让金军攻得一次,便流血一次、消耗一次!
。。。。。。
傍晚,枢密使姚友仲前来禀报。
言说金军并未渡河北撤,而是在沱河岸边扎营不动。
“很好!他们不走,就有得打!”
崇祯闻言露出笑意,恨不得立刻驱兵再追一阵。
但他心知肚明,城内宋军仅四万人,而金军有十万之众,且大多是悍勇的精锐铁骑。
宋军唯一能压过对方一头的,是御营军火器营。
然而火器营列阵需占固定阵地,难以机动出击,若失去城池依托,就可能被金军迂回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