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今金人助朕拨乱反正,尔当识时务,率金陵朝廷臣民,归顺东京正统!朕许你宽大处置,仍为亲王,掌管一府之地,永享富贵!若执迷不悟,抗拒天命,金戈铁马南下,悔之晚矣!”
诏书内容字字诛心,将崇祯描绘成窃国僭越之辈,将赵佶复辟描绘成拨乱反正,甚至直接以金人的武力威胁。
“放肆!”
“大胆!”
殿内文武百官闻言,无不义愤填膺,怒斥出声。
这哪里是诏书,分明是彻头彻尾的羞辱!
崇祯皇帝却一言不发,只是冷冷地看着那使者,眼中怒火熊熊,仿佛能将人焚化。
待使者宣读完毕,他猛地一拍龙案,轰鸣声在大殿中回荡。
“朕乃大宋正统天子!你等鼠辈,竟敢在此胡言乱语!”
崇祯皇帝猛地起身,指着那使者,声音如同惊雷炸响:“你回去告诉赵佶!他身为宋室宗亲,却甘为金人鹰犬,助纣为虐,与外贼勾结,残害汉家儿郎,这等行径,禽兽不如!他早已不配为宋室子孙,更不配提‘正统’二字!”
“他赵佶,是金人扶植的伪帝!是汉家民族的千古罪人!其所立之朝,是伪朝!是贼朝!所用之人,秦桧之流,更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崇祯皇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朕承继大统,乃是天命所归,天下民心所向!朕誓与金贼不共戴天,势必北伐,光复河山!待朕铁骑踏平燕赵,届时,自会将尔等逆贼、汉奸,绳之以法,以正国法!”
“滚!带着你的伪诏,滚回你的伪朝,告诉赵佶,告诉完颜宗翰,我大宋绝不屈服!”
使者被崇祯皇帝的威势震慑,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手中的诏书跌落于地。
他不敢再多言半句,连滚带爬地逃出了奉天殿。
。。。。。。
不久后,金陵城又迎来了东京的使者。
这一次,使者带来的不是咄咄逼人的诏书,而是一封笔迹潦草、墨迹斑驳的亲笔书信。
信封上没有称谓,只模糊写着“吾儿亲启”等字样。
信件是赵佶的亲笔所书,字里行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卑微与慈爱,俨然一副慈父的姿态,打起了最难以拒绝的父子感情牌。
信中开头,赵佶便诉说起自己在五国城的艰苦岁月,言语间尽是饱经风霜的辛酸:
“。。。。。。朕在五国城,餐风饮露,备受煎熬,数载光阴,如同炼狱。。。。。。此番南归,乃是大金皇帝开恩,念及父子血脉,特许朕重返故土,实乃天恩浩荡,亦望宋金两国能从此修好。。。。。。”
紧接着,笔锋一转,语气中带着长者的劝诫和过来人的“智慧”:
“。。。。。。吾儿啊,金人兵锋所向无敌,我大宋将士虽英勇,然终究力不能支,此战打不赢的。
为天下黎民百姓计,我等父子何苦再令生灵涂炭?不如趁早和平相处,父皇与你,即便受些委屈,也强过刀兵四起,生民涂炭。。。。。。
若南京朝廷愿意归附,金人亦已允诺,你将来仍是太子,可继承大位,延续大宋赵氏香火,这不比困守江南一隅,日日面临金人兵锋要强百倍?”
崇祯皇帝冷眼看完这封信,没有像上次那样暴怒,反而只觉得荒谬、可笑,继而升起一股深深的恶心和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