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崇祯才猛然回过神来。
他现在名义上的身份是宋钦宗赵桓,而赵佶,正是他的“便宜老爹”。
这层名义上的父子关系,让他感到一阵阵的无奈和烦躁。
“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废物便宜爹?!”
崇祯心中暗骂,赵佶的昏庸无能,靖康之耻的屈辱,让他感到无比的丢人现眼。
这赵佶,论起丢人,简直比大明的英宗皇帝朱祁镇还要不堪!
“呸!”崇祯重重地啐了一口。
心中不觉浮现出一丝阴暗的想法:得想个法子,让金人自己弄死赵佶才好!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大肆宣传金人之残暴,金人之仇不共戴天,从而激发大宋臣民的抗金决心,更能让他少一个被金人拿捏的把柄。
毕竟,这“父子”关系,终究是金人可以大做文章的突破口。
。。。。。。
数日间,南京城内突然暗流涌动。
大街小巷、茶馆酒肆、市井街头,开始有各种低语和议论悄然流传。
这些声音最初细不可闻,却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最终汇聚成一股汹涌的舆论洪流:
“大宋官家不顾人伦,任由太上皇老死异乡,而不顾其性命!”
“金人愿放太上皇归来,官家却为了私利,宁愿置先皇于不顾!”
“何其不孝,何其不义!”
。。。。。。
诸如此类的话,如同一根根毒刺,扎向崇祯皇帝的孝悌之名。
皇城司提举顾千帆,作为皇帝的耳目,监察大宋臣民,很快听得到了这些议论之声,顿时大惊失色。
这些谣言,字字诛心,句句致命,无异于将官家架在火上烤!
顾千帆深知,汉人向来以孝治天下,孝道是维系宗法社会和皇权统治的基石。
如果皇帝背负“不孝”之名,天下人将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