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崇祯从军器局回到宫中。
这时,一份紧急报告从河北送来。
是李纲的奏报,请求攻打真定府。
崇祯思考片刻,深知真定府的重要性。
在大明朝,真定府也是一个关键的军事要地。
大明开国时,徐达北伐,进攻元大都,首先攻打的就是真定府。
成祖奉天靖难时,耿炳文曾率三十万大军死守真定府。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人南下,也曾被明军挡在真定府外,最终只能转而攻打北京,往坑里跳。
如今,金人占领真定,此地便成了他们南侵的桥头堡。
崇祯知道历史走向,金军会在冬天再次南下,搜山检海地追击大宋皇帝。
与其被动地等待金人的入侵,不如主动出击,打乱金国的作战计划!
而攻打真定府,无疑是最佳的切入点。
李纲的请求,正合他意。
但崇祯清楚宋军目前战力不足。
李纲作为文官,在军事指挥方面肯定不如一些武将。
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将领地位不高,军事理论与实践脱节。
于是,崇祯立刻在奏报上写下批示,并迅速拟定了一道诏书。
“准奏,攻打真定府!”
这是对李纲请求的直接回复。
但紧接着,崇祯补充了关键的几句话:“此次战役重大,朕命岳飞为北伐先锋,统领先锋部队!李纲身为统帅,务必多听身边将领的意见,不可一意孤行,当集思广益,方可克敌制胜!”
崇祯明白,这次北伐,无论成功与否,都能给金国在燕京造成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