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开局穿越崇祯 > 第193章(第1页)

第193章(第1页)

第193章

宋朝两京十三省和明朝的两京十三省区别在于:

宋朝的北直隶是东京开封府周边,没有河南省。

明朝的北直隶是北京顺天府周边,没有河北省。

因大理现在是一国,宋朝并没有云南省。

明朝的湖南和湖北共称湖广省,宋朝将之拆分,成为两个省,补了一个省,使得总数仍是十三个省。

“陛下,新的地方行政格局,不仅极大程度上整合了政务,更重要的是,它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北方边疆防御的力量!”

李纲指着舆图上的河北行省,眼中闪烁着光芒:

“河北行省,作为我大宋黄河以北的第一道防线,与金人直接对峙,其军政财权统一后,可大大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其次,是北直隶的东京开封府,作为第二道防线,再往南,则是南直隶江淮防线,作为第三道防线。”

“如此一来,我大宋的国都便有了三道层层递进的防线!即便金人能够突破一道,也难以再突破第二道、第三道!这将大大避免如同靖康之变那般,金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的尴尬耻辱事件,为我大宋中兴,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

李纲的话音落下。

“好!好!好!”崇祯帝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自登基以来,最为满意的笑容。

他拍了拍李纲的肩膀,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李卿,此番地方改制,方显你之大才!这才是真正的废路设省,这才是真正的革故鼎新!有了如此清晰明确的行政区划,朕的旨意方能上下通达,朝廷的权力方能如臂使指!”

崇祯心中清楚,这不仅仅是地图上几条线的改变,更是对延续百年的地方权力格局的彻底颠覆。

它将大大提升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杜绝冗官、冗费、低效之弊,为未来的抗金大业和国家发展,铺平道路。

崇祯相信,只要这套新政能够坚定推行下去,大宋,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

。。。。。

大宋两京一十三省的行政格局既已确定,接下来便是更为关键的一步:落实人选。

崇祯深知,再完美的制度,若无合适的人去推行,亦不过是空中楼阁。

而巡抚作为各省最高行政长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关系到新政的成败,以及中央集权的深化。

崇祯的嫡系班底,大多已随着中枢改制,被安排进了新中书省和六部,数量上并不足以直接填补所有巡抚的空缺。

但他并不打算盲目从旧官僚体系中提拔。

他要的,是真正理解改革、忠于新政、且有能力的“自己人”。

崇祯要借此机会,将权力触角彻底延伸至全国各地,实现对整个帝国的绝对掌控。

他的策略是恩威并施,双管齐下。

首先,对于两京直隶区,以及一些边疆重地和经济腹心省份,崇祯决定直接空降他最为信任的心腹。

例如,北直隶(开封)和南直隶(金陵)这两大中央直辖区,以及河北、陕西等关乎边防的战略要地,他会从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已在朝中显露才干的官员中,择优委任。

这些人,大多已在中书省或六部中磨砺过,对新政的理念理解最为透彻,执行力也最强。

而对于其余的省份,特别是那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边疆或传统财赋省份,崇祯则采取了更为巧妙的“考较择优”之法。

一道谕旨,盖上大印,加急传至全国:

“诏令:朕念我大宋官吏,劳苦功高,然国势维艰,改制势在必行,今地方革新,废路设省,特召原各路经略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使、提举常平使,以及各州府知州以上官员,速速觐见金陵,听候考较,以定巡抚人选,凡逾期未至者,一律视为抗旨,按律严惩!”

这道诏书,如同一声惊雷,彻底打破了地方官场的平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