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开局穿越崇祯 > 第62章(第1页)

第62章(第1页)

第62章

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

经过崇祯皇帝的一系列调整,主战派现在已经完全掌握了西府的权力。

然而,东府政事堂一直是主和派官员聚集的地方,从上到下,大部分官员都倾向于议和。

前不久崇祯提拔主战派的何栗为宰相,也未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政事堂的格局。

这些文官每天都在思考如何通过谈判让金兵退兵,甚至私下派人与金人沟通。

东京城虽然被金军围困,但城池范围很大,金军不可能完全包围。

城中仍然有人能够离开,比如传达命令的士兵。

政事堂的官员们就利用传递勤王诏令的机会,秘密派出许多人出城与金人勾结。

经过一番商议,主和派决定采取“死谏”的方式来应对危机。

当天早朝,垂拱殿内气氛沉重。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神情平静。

内侍宣布:“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短暂的沉默后,礼部尚书李若水走上前,声音带着哭腔说:

“陛下!东京危在旦夕,国祚悬于一线!城中百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其状之惨,触目惊心!将士疲惫不堪,粮草将罄,恐难维继!”

李若水泣不成声,其声愈发悲切:“陛下,城外金兵攻势不辍,昼夜不休,城墙已然千疮百孔,随时可能倾覆!臣等力劝陛下南迁,实乃为大宋宗庙社稷之万年计,亦为亿万黎民苍生之活路考量啊!陛下若执意固守,恐将重蹈覆辙,悔之晚矣!”

说完后,他径直伏地,肩头不住颤动,哭得是梨花带雨,声情并茂。

紧随其后,数位官员亦是哭声震天,陈述城中惨状,反复强调南迁之要,议和之急。

或言国库空虚,军饷不济;

或曰百姓离心离德,民心涣散;

更有甚者,连翰林学士这等清流,亦开口“保祖宗基业,为大宋留下火种”云云。

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字字皆是“保命要紧”的潜台词。

殿内哭声、求情声、磕头声不断,整个大殿仿佛变成了巨大的哀悼场所。

许多官员甚至撕扯发髻,捶胸顿足,演技在线,将那份“忠心”与“悲痛”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们轮番上阵,语气之悲怆,情感之真挚,仿佛下一刻便要为国捐躯,只为劝动天子回心转意。

这是他们精心策划的“死谏”,目的是用道德和性命来强迫崇祯皇帝妥协。

然而,崇祯自始至终未发一言。

他只是看着这些跪在地上、流着眼泪的官员们,眼中没有丝毫被感动,反而透露出一种看透一切的讽刺。

这等场面,崇祯见得多了,甚至可以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大明朝那会儿,动辄几百上千人跪在宫外“死谏”,规模和“真诚度”,可比眼前这些小打小闹要大得多。

这些人哭得再逼真,演得再深情,无非是为了保住他们自身的性命与家财,为了将大宋拖入议和的境地,从而给自己捞取好处罢了。

至于那所谓的“宗庙社稷”和“亿万百姓”,不过是他们用来包装自己私欲的漂亮话。

殿中哭声渐渐微弱,群臣皆屏息以待,期盼着天子的回应。

良久,就在这死一般的沉寂中,崇祯终于动了。

他慢慢站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殿内所有跪着的文官。

“你们嘴上说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却只知道哭闹,空谈理论!”

崇祯冷冷道:“既然各位爱卿如此关心国家和百姓,那朕就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真正为大宋尽忠的机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