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辽国边地发生饥荒,宋朝甚至会派人在边境赈济灾民。
宋真宗驾崩的消息传到辽国,当时的辽圣宗耶律隆绪,“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其情谊可见一斑。
这种关系,直到那个白山黑水间崛起的野蛮部族女真人出现之后,才被彻底打破。
女真人先是灭了辽,将契丹人的辉煌踩在脚下。
紧接着又挥师南下,酿成了靖康之耻,差点将大宋也一并吞下。
可以说,如今的宋与契丹(辽的遗民),是真正的难兄难弟,早已没了百年前的仇怨,反而有了共同的、不共戴天的敌人,金国。
“可惜。。。。。。”
岳飞叹了口气:“如此兄弟之邦,竟被女真蛮夷所趁,辽国已亡,我大宋也险些步其后尘,幸得当今官家横空出世,南渡之后,重整河山,方有今日北伐之举。”
他看向耶律余睹,目光诚恳:“将军,燕云十六州,并非我大宋主动割让,乃是当年石敬瑭献于契丹,辽既已亡,此地重归华夏版图,理所应当,如今,将军率部归顺,正应了‘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之理。”
岳飞的这番话,没有一句提及耶律余睹降金灭辽的不堪过往,反而处处站在宋辽“兄弟之邦”的角度,将他的投降,定义为“弃暗投明”、“顺应天意”,给了他极大的体面。
耶律余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猛地站起身,再次单膝跪地。
这一次,岳飞没有再扶他。
“罪将。。。。。。罪将愿为元帅效死!只求元帅,能救我族人于水火!”
耶律余睹声音哽咽,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面上。
耶律余睹的投降,是真心实意的。
闲聊之后,耶律余睹主动开启话题,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关于金国在中京地区的兵力部署、将领信息,乃至朝廷内部的一些派系斗争,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岳飞。
作为回报,岳飞也信守承诺,将上奏朝廷,请求恢复榆关一万契丹降兵的契丹故籍,并将他们单独编为一军,由耶律余睹暂时统领,负责协助宋军维持榆关及周边的治安。
在处理完这一切之后,耶律余睹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要为麾下的一万契丹将士,举行一个正式的、公开的投降仪式。
“元帅!”耶律余睹在岳飞面前显得很恭顺。
“我军将士,虽迫于金人淫威,为其效力,但心中仍念故国,如今弃暗投明,理应有一个正式的仪式,以示我等归顺之心,也可昭告天下,让那些还在为金人卖命的契丹同胞,早日反正。”
岳飞闻言,略一思索。
他本不喜这些繁文缛节,觉得战场之上,实力才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