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崇祯上吊开局 > 第265章(第1页)

第265章(第1页)

第265章

“若为追求数量而一味赶工,恐火器品质难以保证,臣等忧虑,粗制滥造的火器一旦上阵,极易炸膛伤兵,反而得不偿失。”

“故而臣等宁愿慢些,也要确保每一支火枪皆能可靠。”

“绝不能炸膛!”崇祯的声音瞬间变得低沉而严厉,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

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明末边军的惨状:各地军器局上下勾结,层层盘剥,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之风盛行。

那些劣质的火器,非但不能杀敌,反而成了己方士兵的催命符。

战场上火器炸膛事故频发,导致许多明军士兵宁愿舍弃火器,手持冷兵器上阵,甚至在遭遇敌军时,宁可抛弃火器而逃,无异于扛着一根烧火棍,被敌人近身后便一溃千里,完全丧失了火器应有的压制力。

这样的教训,他绝不能让它在大宋重演!

崇祯深吸一口气,语气稍缓,沉声道:“火器质量,乃军中将士性命所系,亦是国家社稷安危之本,绝不容一丝一毫的马虎与投机!”

“自今日起,军器局所制每一支火器,无论枪、炮,皆须实行记名制,工匠造枪,便在枪身刻上其姓名或印记。”

“日后若有火器炸膛,或因质量问题导致伤兵损毁,朕必将追查到底,严惩不贷!工匠本人及其督造官员,皆需连带担责,绝不姑息!”

赵鼎闻言,心中一凛,随即恭敬领旨。

他本就是个责任心极强的官员,对工部事务亲力亲为。

被崇祯破格提拔为工部尚书后,赵鼎正愁无机会大展拳脚,而今陛下赐下这记名追责之策,虽严酷却公正,恰好给了他施展抱负的机会。

他知道,只要自己秉公办理,严抓质量,便能真正将陛下的意图落到实处。

“此外。”崇祯接着说道,目光望向远处苍翠的紫金山:“军器局的规模确实限制了产能,朕命工部即刻筹划,于金陵城外再修建两座大型军器局,大规模招揽天下能工巧匠,凡身怀绝技者,无论出身贫富,皆可入我军器局,给予优厚待遇,使其安心为国效力。”

崇祯停顿了一下,展望未来:“同时,军器局的职责,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火绳枪,火绳枪虽有用,但绝非终极之器,朕希望工部,能担负起火器研发之重任,要广征天下奇思妙想,组织能工巧匠,专心研究更为先进的火器。”

“比如,如何能缩短装填时间?如何能提升火器射程与威力?如何能使其在雨雪天气亦能正常使用?这些,皆由工部直接负责,向朕呈报进展。”

崇祯深知,仅仅依靠火绳枪,即使是“三段击”,也难以完全抵挡金人日益精进的骑兵与重甲步兵。

真正的制胜之道,在于技艺的不断进步。

他要的,不仅仅是数量,更是质量和代差的优势!

他要将整个大宋的军事科技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故而火器人才,乃重中之重。

如大明万历年间的军工天才赵士祯,以一己之力研制改进多种火器,如发明的“迅雷铳”、“掣电铳”、“火箭溜”、“鲁密铳”、“鹰扬炮”等,在万历援朝抗倭战斗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影响巨大,极大地推动了大明火器的发展。

可以说,赵士祯一个人能抵五万战力!

大宋要是能有这么一位人才,崇祯做梦都能笑醒!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