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奋兄也在此!”岳飞回礼。
李纲招来岳飞,仔细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将领,身披甲胄,英气勃发,那双眼睛里透着坚毅与果敢,眉宇间却又带着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沉郁。
李纲对这个年轻人,早有耳闻,知其忠勇。
当得知官家竟派出御营统领岳飞这样一位天子心腹护送自己,老人家心中再度涌起一股暖流。
“鹏举啊,官家对你寄予厚望啊。”
李纲语重心长地勉励道:“你此番北上,既是护送老夫,更是为我大宋开辟两河新局,老夫文臣出身,于军旅之事不熟,今后河北战事,可要多多仰仗你这员虎将了!”
岳飞垂首恭敬道:“相国言重了,岳飞此行,奉陛下旨意,护送相国安全抵达,更是为收复故土而来,有相国坐镇中枢,谋划全局,岳飞愿为前驱,效犬马之劳!”
一番交谈,二人对彼此的决心与抱负有了更深的了解。
李纲对岳飞的武勇和忠诚赞赏有加,而岳飞也对李纲的远见和担当心生敬佩。
岳飞一行人的加入,使得李纲的护卫队伍声势浩大。
数百名精锐士兵,装备精良,行伍严整,旗帜招展,再加上大宋左丞相的显赫旗号,一路畅通无阻,并未遇到不开眼的蟊贼匪寇前来扰乱。
想想也是,在乱世之中,谁嫌命长,敢来招惹这般阵容的大人物?
六月初,李纲一行人安全抵达河北大名府。
这里曾是大宋的“北京”,黄河以北最后的行政中枢,靖康年间,一度作为抗金指挥中心。
如今崇祯帝在河北设立行省,大名府自然而然地成了省会。
丞相亲往大名府坐镇,消息一出,河北残余的各路大小官员、豪强、甚至一些自发组织的抗金义军首领,纷纷前来拜会。
李纲一一接待,询问情况,安抚人心,忙得不可开交。
他深知此地的重要性,需要尽快稳定局面,建立起新的行政体系。
在这个当口,岳飞向李纲辞别。
李相国在大名府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而自己的使命是尽快返回相州,探查家人安危,并开始招募组建自己的抗金队伍。
“相国,岳飞奉陛下之命,先行赶往相州,待安顿妥当,再来听从相国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