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四合院何师父的小院子笔趣 > 第10章 给傻柱说一门亲事(第1页)

第10章 给傻柱说一门亲事(第1页)

“同志,这个点理髮?我们都要打烊了。”理髮店里的中年人,看著何三石二人的打扮,皱了皱眉,还是很客气的说道。

像是这种补丁打补丁的穷人,不是他们的顾客群体。

这年头的理髮店,也是高消费场所,像是烫头髮啥的,那自不用说。

就是平常帮人剃个头,刮个脸,也是两千块起步。

而像街面上的剃头挑子,一般不超过一千,有时五百也行。

“师傅,我们明天要去单位报到,想著稍微精神一点。

麻烦您加个班。”何三石一点也没想著退出去的意思,而是理直气壮的对理髮师傅说道。

这下,这个理髮师可不敢小看二人的寒酸了。

他连忙虚手相邀道:“请请,里面请。

我刚才就是怕光线不好,理的不能让同志们满意。”

也不怪这个理髮师前倨后恭,这个年头能说到单位一词的,那都是主流的体面人员。

解放前,像是技术好的理髮师跟裁缝,的確是高人一等。

像是当时沪上的好裁缝,沪上天津卫租界的那些好理髮师,都需要预约,才能获得服务。

四九城后来的『四联美发厅,就是因为四九城没有高档理髮店,从沪上迁到四九城的。

五十年代,就已经有电烫了,烫个头,是后来的两块到五块。

相当於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所以,这个理髮师瞧不起补丁打补丁的何三石,並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但解放后,就算这些人眼里还有著嫌贫爱富的想法,也不敢在『单位的人面前,表现出来。

“短髮,平头,上面稍微剪一个碎发,就是高低不一那种。”何三石报出了他想剪的髮型,边说还边用手在头上揪著一小撮头髮比划著名。

这个年头工人跟部队上的,大多数都是平头。

文化人有部分是中分。

总归这两种髮型都是主流。

而像何三石跟傻柱头上的锅盖头,其实还是孩子才会剪的。

“行行行,同志您这个想法倒是新奇,剪出来应该比用推子直接推平要精神一些。

对了,不知道同志您要去哪个单位报导?”理髮师边顺著何三石的话语,帮他整理头髮,还试图套他的话。

至於傻柱,被现场这种气氛压抑著,根本就没敢说话。

“单位就是单位,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就像师傅您给老百姓理髮,让人民群眾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那也是服务单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