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份策问做的都很不错,各有千秋,如今看的不过就是皇帝的喜好。
皇帝道:“两位爱卿先行出宫去吧。晚些时候,朕会将结果告知于你二人。”
礼部尚书和翰林院大学士道:“臣等告退。”
皇帝身边的魏公公刚刚也跟着看了一眼,揣摩这圣意道:“皇上,老奴刚刚也瞧了几眼,老奴也不太看得懂,这两位学子所写的都是极好的。”
皇帝看了一眼魏公公道:“这两人写的确实都不错。”
魏公公将茶水递到皇帝身前,“皇上,润润嗓子。”又谄媚道:“皇上更喜欢哪一份呢?”
皇帝喝了一口茶水,“这六安瓜片比上个月的味道更好,更鲜醇。”
魏公公是什么人,那就是个人精,皇帝摆明了不想说,魏公公急时住嘴,“皇上若是喜欢,那老奴便让人多准备些。”
……
翌日,皇帝便将结果告知了所有人,礼部加紧把名单抄写下来,粘贴在贡院之外。
青竹老早便在告示栏那处等着了,礼部尚书手里拿着榜单,后面跟着几位衙役,衙役敲锣:“闲杂人等散开,闲杂人等散开。”
众人闻锣响,纷纷散开,礼部尚书将榜单给衙役,衙役将其粘贴在墙上。
“会试黄榜已出!”锣声一响,众人纷纷围了上去。
“中了,中了,第四十五名。”
“兄台,我也中了,第三十名,三十名!”
青竹站的位置不好,好不容易挤到前面了,他直接把目光放在榜单的第一排,第五名不是,第四名,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
青竹大声喊道:“中了中了,头名,状元!我家公子中了!”
众人被欢呼声吸引,看向那前三名,榜首—宋闻璟,第二名—严佑宽,第三名,唐阳。
人群中有人说:“诶,你们还记得上次的童试吗?这榜首不也是宋闻璟吗?”
“记得记得,听说这宋闻璟就是楚王世子!”
“对,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这会试和童试都是榜首,也不知道当时那些人怎么就说他成绩不实了。”
“是啊是啊,这状元之资竟被诬陷为那等抄袭之辈,实属不该。”
青竹得意地说道:“我家世子,从不屑于同那些人争辩,实力见真章!”
说完青竹便回去报信去了,一路跑回王府,从门口开始报喜,“喜讯,喜讯,世子中了,中了,乃是头名!世子是状元了,是状元了!”
大景朝的进朝为官者可分为两派,一是通过科举制度,进朝为官,二是根据祖荫,举荐有才之人。科举制度有童试和会试,还有便是殿试。
这殿试会决出最后的状元、榜眼、探花,一般来说基本上都是会试的前三名,名次也不会变,大景朝也从未出现过,会试榜首变成榜眼、探花的先例。
所以,青竹便大声报喜,世子是状元。
此时,我和宋闻璟都在正院儿和楚王一起等着消息。
当然,郑侧妃也在。
青竹报喜的声音传来,老远都听见了,楚王大笑出声,大家纷纷祝贺,“恭喜世子夺得会试榜首,恭喜王爷。”
我一开始有些紧张,见到他云淡风轻的模样,好不容易稍稍淡定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