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进去一看,里面有三个文件夹、一个word文档和一个excel,文件夹名称分别是:法律、财务、商业。
黎野继续点进去,直到最小的文件夹,里面的文档标注和顺序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细看各个文件,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毫无逻辑关系,它们的联系全靠文件名称。
怪不得徐大小姐没看上他们,这和她的思路大相径庭。而且对于乐光集团这种综合型企业,不可能按照这个逻辑来做事情,做到后面肯定一团乱麻,别说给集团的商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了,不让阅读报告的人脑子更加浆糊就算不错了。
黎野不打算看这些基础资料,她回到第二层目录,打开那个word文档,“乐光集团xx企业整合计划法律报告初稿”。
呃,看来张总连大小姐这个计划的名称都想好了,在他眼里,徐晚意的这个计划就是“企业整合计划。”
报告不算长,仅有百来页左右,她接着划拉鼠标,先看目录,直接略过格式章节,突然,她的目光落到“资产估值”这一节上,这个小节是在“资产分析”这一章项下。
这个报告总共百页出头,掐头去尾有实质性内容的章节就五个,资产估值这一节竟然占了六十页,导致整个行文非常怪异,有种以报告形式掩盖报告实质的味道。
而严格来说,资产估值根本不是律师的工作。
这就是答案之所在!
黎野将“资产估值”四个字标黄、加粗。然后点进这一节,认真阅读起来。从这章内容来看,乐光集团已经与拟收购的几家标的公司有过初步接触,拿到了不少资料。
黎野读完全节,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前任律师、或者张岗希望前任律师先对乐光集团所涉产业的核心资产和拟收购标的进行法律界定,有个初步估计,然后让评估师在这个基础上对这些资产进行价值评估。
这也不符合行业惯例啊!
不过由于时间仓促,资产估值这部分仅仅对新能源行业的标的企业进行了分析,其他的都还来不及写。
报告里一共涉及四家企业,给黎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西北一家风电企业,这家企业也是这几家标的企业里面估值最高的。
从已经获得的资料、结合报告的分析,黎野也认为,若要发展风电产业,收购这样一家企业是非常合适的。
但这个估值,怎么说呢,就这个行业来说,不算是最高的,因为行业里有些大企业确实很值钱。但就这企业的规模而言,却是特别的离谱。
黎野将鼠标点回这家企业的页面,再仔细看了看。
这份报告对这家企业的分析颇为详细,还列了一张清单,包括风机数量、编号、单机容量等指标。
黎野的手指在鼠标上划来划去,脑中突然闪现过什么!她这个清单上没有累计装机容量。
黎野调出excel算了算累计容量,在列表抬头上打了个批注。她大概知道哪里出问题了。
“姜瑜,你过来一下。”
姜瑜正跟乐光集团一个人说着什么,听到黎野叫她,还给她使了个眼神,于是她默默走到黎野身旁。
“黎律,咋啦?”
“我这里有点资料,你拿个干净的u盘过来我拷给你,你读一下里面那个报告。查一下相关数据。我已经看过了,关键点也标出来了。暂时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尤其是乐光的人。”
“好的,黎律。”
趁着姜瑜分析这些数据的时候,黎野悄悄下了楼,来到园区的星巴克买了一杯咖啡。乐光办公室也有咖啡,可她想出来走一走,透透气,顺便也想想今天的事儿。
毕竟这才是入场第一天,就发生了这么怪异的事情。
她要了一个大杯的手冲,拿上咖啡找了个角落坐下。这个角落背着光,反倒成了星巴克里最昏暗的一角,站在吧台都不太能看到她的脸。
她喝了一口咖啡,漫无目的的看着前方大堂,这个星巴克很大,此时人不算多,也不算少,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幕墙照射进来,明亮温暖。
忽然,她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点单台。她努力回想在哪里见过?想来想去没有头绪。
随着年纪的增长,黎野发现自己看到陌生人总觉得眼熟,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她原本以为这人也是这种情况。
后来她看到那双大耳朵,终于想起这不就是那天她在车里看到的和金海峰打招呼那个人嘛,原来他在这里工作!
想到这里,一个微信电话进来,“黎律,数据找到了,这家企业有问题。我在二十一层A5小会议室。”
得。自己的猜测得到了印证,黎野端着咖啡,去吧台给姜瑜买了杯拿铁,大步流星地往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