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拿起一个青铜器,“宋代的海船模型!”
确实,那是一个制作精良的船模,完整展示了宋代战船的结构。
不仅如此,旁边还有详细的设计图纸。
“不止这些。”
黄匠人指着墙角,“你们看那个箱子。”
那是一个红木箱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打开后,里面是一摞用丝绸包裹的册子。
“小心点。”
赵老警告,“这些东西年代久远,得妥善保管。”
朱瞻基亲自动手,小心翼翼地展开其中一本。
入眼是工整的蝇头小楷,记录着大量的航海数据。
“这是……”
他仔细看了看扉页,“《广州通志》?”
“不是普通的《广州通志》。”
赵老说,“这是民间版本,记录了许多官方志书没有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海上贸易和航路的记载,都是第一手资料。”
朱瞻基继续翻看,越看越是惊讶。
这些记载不仅详细描述了各条航线,还总结了大量实战经验。
从选择船只到训练水手,从观察天象到预测风向,无不详尽。
“这简直就是一部完整的航海手册啊。”
他感叹道。
“不止如此。”
阮先生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些计算方法。这是古代航海家用来测定位置的独特技术,比我们现在用的还要精确。”
“能看懂吗?”
“需要时间研究。”
阮先生说,“但原理很清楚。他们是通过观察星象和计算时差来确定位置。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在茫茫大海中找到正确的航向。”
黄匠人这时拿起一件奇怪的仪器:“这个更有意思。”
那是一个由铜制成的圆盘,上面刻着复杂的刻度和符号。
表面还镶嵌着一些宝石般的东西。
“如果我没看错,”
黄匠人说,“这是用来观察水下情况的仪器。通过它可以测量水深,观察暗流,甚至能预测风暴。”
“这么神奇?”
“一点都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