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
郑和说,“他们各自提供技术和资源,共同谋划着什么。”
朱瞻基踱步沉思:“前几天抓到的走私犯招供了吗?”
“还在审。不过已经知道,他们是受雇于一个叫‘海船堂’的组织。”
“海船堂?”
朱瞻基眯起眼睛,“倒是个贴切的名字。看来他们是想控制海上的造船技术啊。”
“大人,”
赵明突然说,“我想起一件事。先祖的笔记里提到,南洋某些岛屿上有古老的造船工坊。那里的工匠有特殊的技艺,能造出很快的船。”
“这么说,他们搜集这些技术,就是为了……”
“重现那些失传的造船技术。”
赵明点头,“如果成功了,他们就能建立一支快速的船队。到时候……”
朱瞻基接过话:“就能控制整个南海航路了。”
屋内一时沉默。
“诸位,”朱瞻基最后说,“看来我们得改变计划了。”
“大人的意思是?”
“既然知道他们在等特定的时机,我们就要抢在前面。”
朱瞻基说,“第一,加快航海学堂的建设。要在两个月内培养出第一批学生。”
“这么快?”
“来不及了。”
朱瞻基斩钉截铁地说,“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第二,”他转向黄匠人,“请老爷子研究这些零件,看看能不能破解其中的奥秘。”
“这个简单。”
黄匠人拍胸脯,“给我三天时间。”
“好。第三,”
朱瞻基又对马哈木说,“你们几个去打探那个‘海船堂’的具体情况。要知道他们的据点在哪,有多少人手。”
“明白。”
“最后,”他看向阮先生,“请先生继续研究那些天象。我总觉得,他们选择这些时间点,必有深意。”
安排完这些,朱瞻基走到窗前。
远处的海面上,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
“真相就要浮出水面了。”
他喃喃自语,“不管你们在谋划什么,这片海,终究是大明的海。”
夜深了,广州城外的一处民宅里,灯火依然明亮。
“你确定消息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