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安陵容不能明目张胆的拿出神药,治好安母的眼睛,不过给她配一副近视眼镜倒是不难。
雍正近些年视力也不太好,早早就让底下人给他制作了眼镜,安母走后,安陵容就去求了雍正,请他吩咐人给安母也打造了一副。
前几年雍正就掌握了玻璃的制造方法,靠着卖镜子挣了不少钱,打造眼镜的工艺也日趋成熟。安陵容很少求他办事,雍正自然不会拒绝她这个小小的要求。
有了眼镜,安母终于又能看清东西了,可她总觉得眼镜太珍贵了,又长的怪模怪样的,不好意思戴,因此安母只在必要的时候用,比如进宫,或是安比槐去看她时。
甄嬛传(129)
很快选秀的日子到了,金秋九月,花儿般娇艳的秀女们纷纷涌入皇宫。因着雍正提前打过招呼,后宫今年不进人,安陵容也就没了耐心去筛选“合适”的秀女,只是按着规矩挑了几个家室好、模样俊俏的留了牌子。
在最终留下的秀女名单中安陵容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富察。琅嬅、乌拉那拉。青樱还有高晞月。
按照剧情,她们本来都是要进四阿哥的后院的,不过这一世雍正早就放弃了四阿哥,自然不会给他选这么多得力的岳家,所以这些姑娘都被雍正赐给了宗室子弟为嫡福晋、侧福晋。
对于三阿哥跟四阿哥的嫡福晋人选,雍正早就有了打算,最终四阿哥迎娶了伊根觉罗家的嫡女为嫡福晋。
伊根觉罗虽是满洲大姓,但四阿哥的岳家却不是嫡支,而是远房分支,这一支家室不显,家族中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大官,不过他家的格格却是个很有才情的姑娘,想来风流多情的四阿哥会喜欢她的。
而过继出去的三阿哥则是娶了赫舍里氏家的姑娘,赫舍里氏是雍正二哥的外家,雍正对赫舍里家族一直很优待,他们家的姑娘温柔沉静,与弘时倒是很般配。
三阿哥、四阿哥年纪都不小了,内务府早就准备了大婚的相关事宜,因此年底之前,两个阿哥都相继完婚。
三阿哥过继了,有自己的府邸,而四阿哥宫外的府邸也修建完成,所以他们的婚礼都是在宫外举办办的,雍正虽然放弃了他们,但不代表他不爱他们。大婚那日,他还特意带着安陵容出席了婚礼,也算给足了他们面子。
两位阿哥成家了,就是大人了,便都离开了尚书房。不过雍正并没有给他们安排差事,在雍正看来,他这两个儿子都不堪大用,荣养起来就够了。
因着六阿哥还小,不够进尚书房的年龄,所以目前为止尚书房就只有弘昭一个孩子在读书了。
雍正怕弘昭孤单,也怕他没了对手,懈怠功课,于是他就把几个兄弟家适龄的孩子接进了宫,陪弘昭一起读书,也算是留给他当做帮手,就像当年他跟十三弟一样。
之后几年,雍正偶尔还会留宿后宫,可后宫却一直没有孩子出生,就连怀孕的都没有一个。起初雍正还悄悄看过太医,太医说他没啥毛病。他不死心的又清洗了一遍后宫,发现那些后妃除了早年不能生的,其余的也没啥大毛病。
雍正泄气的同时就想到了他上辈子,在六阿哥后确实再没用有过立得住的孩子,他就以为天命如此,之后便歇了要子嗣的心思,只一门心思的培养弘昭,后宫更是再没纳过新人,就连原来的老人也懒得应付了。
最开始后宫的年轻嫔们还会使手段去吸引雍正,时间长了她们也发现了雍正的不耐烦,抛媚眼给瞎子看,渐渐的她们也都没了热情。
好在安陵容掌管后宫,并没有亏待她们,她们虽没有了皇上的恩宠,但该有的份例却一样不少,逢年过节还有额外赏赐,久而久之,安陵容在她们心中的地位都赶超了雍正。
甄嬛传(130)
时光飞逝,很快雍正十三年就到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雍正心里也越发没底,他还有好多国。策没有实行,他还没有见到大清开疆扩土,他还不想死。
上辈子他就是在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的,虽说这辈子他不再食用丹药,平时也注意养生,还早早远离了女色,目前身子还算健康,可他就怕天命不让自己继续活下去。
为了以防万一,雍正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留下了弘昭的名字,同时也抓紧安排朝中各项事宜,争取给弘昭留下一个稳定的局面。
雍正对弘昭一向是满意的,弘昭虽然年纪还小,但很聪慧,言行举止颇有圣祖遗风,而且弘昭对自己很是崇拜信服,有了自己留下的治国方案,还有十四弟他们的支持,哪怕到了那日,自己突然暴。毙,弘昭也一定能最稳皇位,带大清走向繁荣。
作为枕边人,安陵容很早就察觉到了雍正的不安,却也没说什么,在安陵容看来,雍正就是在杞人忧天,自己吓自己。
以雍正现在的身体状况,只要他不作死,再活个十年八年不是问题。果然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过去了,雍正依然活蹦乱跳的。
这一年雍正给安家抬旗了,安氏改为安佳氏,抬入满洲正黄旗,安陵容的身份水涨船高。同年雍正又大封了一次后宫,安陵容成功晋升为皇贵妃。
敬贵妃已经封无可封,雍正就给了她很多赏赐,之后就是昌嫔晋封昌妃,欣嫔晋封欣妃,嘉嫔晋封嘉妃,祺嫔晋封祺妃,至此四妃齐了。
剩下的妃嫔除了犯错的邓答应,年答应外,也都晋了一级,谦贵人晋封谦嫔,祥贵人晋封祥嫔,惠贵人晋封惠嫔,淳常在晋为淳贵人,郭常在晋为郭贵人,孙答应晋为孙常在,苏答应晋为苏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