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失败的帝王,如果当初他不用那么激烈的手段削藩…罢了,失败者不配谈如果,人生也没有如果。
能得到大侄子的认可,这一刻,朱棣觉得自己圆满了,恨不得立马跑到太庙去告诉老爹朱元璋,“看吧,爹,儿子比大侄子做的好,儿子才是最适合帝位的人!”
就靖难遗孤的安置问题,二人商量好细节后,朱棣便告辞了,临走前朱棣问智空要不要去皇家寺院修行,智空拒绝了。
智空:“阿弥陀佛,十年前,建文帝就已经死了,贫僧现在只是智空,智空自由惯了,怕是受不了约束。”
“也好。”
对于智空的识趣,朱棣心里着实松了口气,他可以赦免那几万遗孤,却不能赦免一位皇帝。
离开寺庙后,朱棣就下旨赦免了所有靖难遗孤,对于他们的具体安置办法,朱棣更是直接照搬了视频中仁宗的作业。
他免除了所有靖难遗孤身上的罪名,将那些遗孤发还原籍,还给他们分土地,发农具,甚至鼓励他们继续读书。
同时朱棣也恢复了十年前被他屠杀的所有遇难者的名誉和官职,其中就包括被杀十族的方孝孺和胡善祥的父亲景清。
大明风华(55)
在幸存者名单中,朱棣发现方孝孺竟然还有个堂兄在世,那人叫方孝复,早年犯事被罚充军戍边,这才躲过了一死。
朱棣派人将他接了回来,帮他娶妻生子,还大度的表明,如果方孝复愿意,以后也可以过继了一个孩子给方孝孺延续香火。
至于景家,除了胡善祥姐妹外,已经没有后人了,
如今她们姐妹又都不方便表露身份,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若干年后,徐滨的义妹徐若彤,也就是从前的孙若薇成婚生子,过继了一个孩子给景家。
因为被牵连的建文臣子许多都绝后了,就算有亲人,也都是旁支,所以靖难遗孤间互相过继孩子是正常操作,徐若彤这一行为倒也不算打眼。以上乃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
翻过年,开春后,朱棣就把超级水稻交给了朱高炽,让他派人种了下去,同时朱棣也让朱高炽盯着,将南瓜和甜菜的种植面积扩大,继续留种。
朱棣盘算着,以后百姓有了饱饭吃,在感激他的同时,也能念着太子的好,这也算是他提前给太子铺路了。
没错,朱高煦跟朱高燧已经彻底出局了,朱棣这辈子都不会选他俩当继承人,若不是之后朱棣还要用他们打瓦剌,现在他们俩早就被撵回封地了,自己吃自己了。
粮食安排好了,朱棣又让工部抓紧制造木柄手。雷,还让户部出钱,买了一堆小猪仔,让经验老道的太监为其阉割,最后他还让人去边境大量收购的羊毛。
对于皇上想一出是一出,还时不时拿出稀罕玩意的奇怪举动,大臣们最开始还会震惊,质疑,到后来他们直接麻木了。
算了,放弃抵抗,老实干活吧,反正天下是他们老朱家的,他们爱咋作咋作吧,反正大明好了,大家都跟着受益,万一朱家人完脱了,大家换个主子“伺候”就是了。
就这样,在大明君臣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之下,大明朝就像上了发条的木马一样,腾腾腾,奔着好的方向狂奔。
他们默默的积蓄着力量,只待时机合适,便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向世界展示大明雄风。
……
这一年,太孙朱瞻基年满十七岁,胡善祥也年满十六了,朱棣找了个机会,将胡善祥带到了鸡鸣寺,请姚广孝为她看相,顺便合一下她跟朱瞻基的八字。
不出意外,胡善祥奇异的面相惊到了姚广孝,不过他也不傻,并没有多言,只说胡善祥命格贵不可言,旺夫,旺子,她跟太孙乃天作之合。
朱棣闻之大喜,直接撇掉选妃环节,下旨赐胡善祥为太孙妃,将他们的婚期定在了明年的六月初六。
其实胡善祥不是胡荣亲女一事,朱棣是知道的,但对于她的真实身份,朱棣并没有去深究,他都能跟建文和解,一个身份有疑的孙媳妇又算什么呢?
更何况这个孙媳妇生的孩子还不错,虽然心软,但有情有义,有能力,多好的重孙子啊。
至于要不要给太孙也选个太孙嫔?拉倒吧,万一朱祁镇那个小瘪犊子再借别的女人的肚子出来,就坏菜了,还是等胡氏把好重孙生出来再说吧。
(大明风华,部分角色的年龄与历史就是对不上的,考究党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