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甜菜?嘿,又是一种新作物!”
“咻!duang!”
一本小册子、一小布袋白糖出现在了朱高炽桌面上,甜菜种子太多,放在了他身后的空地上。
胡善祥:“袋子里的是白糖样品,各位选手可以尝尝看,很甜哦!”
朱高炽一向贪嘴,嗜甜,闻言立马打开袋子,捏了一点白糖放进了嘴里。
“嗯,真甜!味道还很纯净!”朱高炽只尝了一口,就惊为天人,哎呀,这白糖可比红糖甜多了,爱了爱了!
朱高炽不是吃独食的人,当然,有他爹在,他也不敢吃独食,让儿子将白糖传递给朱棣,朱高炽一脸堆笑道:“爹,您也尝尝!”
朱棣:“嗯。”
……………………
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记载,“嘉靖以前,世无白糖,闽人所熬皆黑糖也”。可见,在明代后期发现黄泥水淋法之前,是没有白糖的。
大明风华(32)
朱棣尝过之后觉得不错,又递给了他的好太孙,虽然太孙生的某个儿子不咋样,但这并不会影响自己对太孙的感情。
“谢谢爷爷~”朱瞻基感动的差点哭了,呜呜呜,爷爷还是爱他的,不像他爹,居然恨屋及屋!哼!
待自己右边的所有人都尝过白糖后,朱棣扫了一眼左边“孤孤零零”的大侄子,心里那叫一个不得劲儿,唉,世事无常啊,大侄子小时候,自己还抱过他呢,如今他们竟成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咳,你也尝尝吧。”朱棣别别扭扭的把剩下的小半袋子白糖都给了智空。
智空没想到朱棣还会把糖给他,愣了几息后,才双手合十,道了谢,不过他没喊什么施主,而是说了句“谢谢四叔!”
听到这句久违的“四叔”,朱棣心下一软,眼眶也有些湿润,大侄子竟然还肯叫他四叔。
仔细翻看了一下小册子后,朱高炽乐的直拍大腿。
朱高炽:“爹,咱们发财了!这个白糖可是好东西,现在坊间一小块红糖就卖的死贵死贵的,这白糖品质比红糖更好,不得卖的更贵啊?”
朱高炽:“还有这个甜菜,一年四季都能种植,三到四个月就能收获,亩产能有好几十石呢。关键是它还特别耐寒,在北京周边,再往北一点都能种。”
朱高炽:“咱们有了这个甜菜,这制糖的成本一下子就降低了,只要工部把白糖做出来,咱们就拿出去卖,那可都是钱,好多钱!对了,咱们还可以让商贾把白糖高价卖到草原去,换成牛羊和战马,然后还能从中收税。”
该说不说,朱高炽不愧是永乐朝的常务副皇帝,监过国的实权太子,眼界就是不一样,只一会儿功夫,他就想到了白糖的价值。
“嗯,太子的想法很好!哈哈哈!”
朱棣乐了,有钱好啊,有钱了,他就能放开了打仗了,以往户部财政紧张,军资有限,所以他出征草原时,只敢打几个月,根本就打不疼那帮蛮子。
如今好了,等南瓜也种出来,过两年,大明有钱有粮了,他亲率大军出征漠北,绝对能把瓦剌和鞑靼打出屎shi来!
“老大,白糖的相关事宜就交给你了,稍后写个折子给爹,好好干!干好了,爹重重有赏!”朱棣对着胖儿子勉励道。
“是,爹。”朱高炽郑重的对着自家老爹拱了拱手。
可他脸上的表情虽然严肃,心里却不以为意,唉,老爷子又给他画饼了,这话他都说听八百遍了。
自己如今已经是太子,门生故吏遍天下,平时老爷子出去浪时,他还会奉旨监国,这权力已经封顶了,老爷子又不能退位给他,也不会给他兵权,除了给点钱外,老爷子还能给他啥?
咳,那个,其实给点钱也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今个儿山东大旱,明个儿扬州发大水,赈灾救民,哪哪都要用钱,再加上老爷子又是个闲不住的,动不动就要御驾亲征,所有人都伸手跟他要钱,他哪来的钱?
大明风华(33)
这历朝历代的太子哪个像他这么穷?这么劳心劳力的?不过十年时间,他把东宫的家底都补贴进去了,身子也累垮了,在家挨媳妇骂不说,到老爷子那还得不着好,唉,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呀!
见老爷子把白糖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老大了,朱高燧嫉妒的眼睛都红了,凭什么呀!
瞧着自家蠢弟弟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朱高炽脸上又露出了招牌笑容,那叫一个憨态可掬,可他心里却不由自主的哼起了小曲儿,“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啥叫对手!”
[活人殉葬是一项极为残忍和野蛮的行为,商朝时盛行,秦汉以后逐渐式微,往往以木俑、陶俑代替人殉。到了辽代,人殉之风又死灰复燃,元、明初延续,直到明英宗时期,才正式结束了殉葬制度。]
[在大明初期,皇帝死后,无子的妃子要殉葬,那些女子年纪轻轻的就失去了生命,有的甚至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她们死后,她们的家人还会得到奖励,这些人吃着女儿的血馒头,升官发财,也不嫌害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