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无理取闹的世界,四大爷已经无话可说了。他虽不敢说自己是堪比皇阿玛的千古一帝,但能在一众智多近妖的兄弟中脱颖而出,他自认也算得上是颇有手腕了。
至于惧怕外戚专权?根本不存在好嘛,年羹尧在自己面前连大声喘气都不敢,自己会忌惮他?还有他的年贵妃,明明是朵温柔的解花语,怎么到这就成了就会拈酸吃醋的霸王花了?
还有原主对十七弟一直十分忌惮,在他看来完全就是庸人自扰,十七弟母妃虽然受父皇宠,却是摆夷族人,罪人的后代,没有任何依靠,他们母子他拿什么与原主争皇位?
现在原主早就坐稳了江山,十七弟没权没势,而且二十多岁还没大婚,连个有势力的岳家都没有,又整天满脑子风花雪月,不想盲婚哑嫁,一心想找个两情相悦的人,一生一世一双人。
也不知道十七弟他咋想滴,他们大清礼教森严,谁家好姑娘大婚前会私会外男,跟他谈什么感情呢,又不是后世那样民风开放的时代。这般愚蠢的人也值得原主忌惮?
无力吐槽的四大爷决定放弃思考,反正重活一世,已经侥天之幸,他还挑个什么劲呐。既来之,则安之。
而且在紫禁城飘荡的这几百年,他见惯了世事无常,也见到太多遗憾了,西方蛮夷与倭奴欺人太甚,为了不重蹈覆辙,他必须要振作起来,他要带领这个国家振作起来。
现在是雍正三年,按照正常历史进程,自己也就剩十年寿命了,为了他心中的理想,他得好好保养身体了,那些丹药是不能吃了,有毒。起码再让他多活个十年,培养出新的继承人。
没错,在四大爷心里,如今这硕果仅存的两个儿子都不是他心中想要的继承人,哪怕是原来的继承人弘历他也不考虑了。那个败家子,好大喜功,贪图享乐,登基不过几年时间就败光了他辛辛苦苦攒的家底,属实可恶。
如今正直选秀,他正好可以选几个好生养的妃嫔,多生几个孩子,好好培养,总能挑出合适的继承人,至于优秀的孩子多了,会争抢咋办,那好说,大清旁边不是还有几块土地嘛,有本事的就去分一分,抢一抢。
打定主意后,雍正感觉心里好受多了,他自信满满的带着秘书苏培盛去上朝了,虽然他做为鬼魂在人间飘荡了数百年,但他一直有在暗中学习,从不曾懈怠,所以处理朝政方面他还是很得心应手的,起码也比这里的雍正做的好。
#作者
作者说:"感谢小可爱点亮会员~
甄嬛传(11)
下朝后,雍正直接去了寿康宫,给太后请安,自皇额娘过世后,他已经太久没有见过她了,记忆中这位太后与自己的皇额娘长的一模一样,因为自己与原来的雍正长的也一样,所以对此四大爷也不觉得吃惊。
……寿康宫……
时隔多年,再次见到皇额娘,雍正心里感慨万千,虽然这里的皇额娘依然更偏爱十四弟,但他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缺爱的四阿哥了,有些遗憾他早就释怀了。
雍正半跪着给对太后道:“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见到大儿子给她行这么大礼,太后有些吃惊,连忙起身走过去扶起他,顺势拍拍他的手背嗔怪道:“你这孩子,不年不节的,行这么大礼做什么,过来,坐。”
雍正笑着回到:“做儿子的给额娘请安,理应如此。”
说完雍正也顺势起身,搀扶着太后一同坐在了榻上。
太后:“正巧你来了,等会儿就跟哀家一起去储秀宫看看秀女,皇后已经在那里主持了。今个儿日头这般大,咱们也别去太迟了,免得秀女们晒坏了。”
可能是被雍正刚刚的孝顺的举动感动到了,太后心里有那么一丝丝暖意,她难得话多了起来,拉着雍正絮叨道:“你也老大不小了,就那么两个儿子,实在不像话,今个说什么你也得多选几个妃嫔,以后给哀家多生几个大胖孙子。那样的话,哀家就算立马死了,也有脸面去见先帝了。”
雍正:“皇额娘莫要说丧气话,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太后失笑道:“长命百岁?那哀家不成了老妖精了。你呀,别给哀家转移话题,你就说答不答应吧。”
雍正:“皇额娘别急,朕答应了就是。”
太后:“那就好。”
雍正:“对了,皇额娘,今个儿除了入宫的人选,宗室里未婚的也需要留几个人。再有,您也给十四弟挑两个吧,朕打算过些日子就让十四弟回来。”
太后大喜道:“真的?你肯让老十四回来?”
雍正:“自然是真的,十四弟是儿子的亲兄弟,儿子怎么也不会让他一直守皇陵的。之前他跟老八他们胡混,儿子实在是怒其不争。不过几年过去了,想必十四弟他也该长进了,正好儿子手头有些紧要的事需要他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