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朱英娥望着元诩背在身后微微发抖的手,对方显然在极力忍耐心中不悦。
胡太后却突然抚掌大笑,鬓边步摇勾住一缕长发:
“皇帝不用再说了,你二人鹣鲽情深,朕自不会为难你的昭仪。”
“母后,我想请昭仪去趟永宁寺,为您抄录佛经祈福,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难得你诚心礼佛,又有这片孝意,那便去吧!”
尔朱英娥心中一动:
“臣妾叩谢陛下!”
…………
一个时辰后,尔朱英娥跪在永宁寺藏经阁的蒲团上,看着青烟在佛经卷轴间流转,古井无波的抄着佛经。
小沙弥足足添了三遍灯油,她终于摸到了经卷夹层里的桑皮纸——“子时三刻,太仓署”。
见到元诩另有安排,尔朱英娥长舒一口气,起身拢紧狐裘钻进青幔小车。
回到增成舍,尔朱英娥将桑皮纸凑近烛火。火苗窜起的刹那,窗外传来三长两短的叩击声——是元诩身边最得用的宦官张常侍。
“陛下有令,请昭仪移步西暖阁。”
尔朱英娥盯着宦官,忽然轻笑:
“张常侍是从太仓署来的?”
张常侍浑身一颤,还未来及回复,尔朱英娥趁机将一小块金锭塞进他袖袋,低声道:
“本宫记得常侍阿弟在秀容川当差?”
“娘娘明鉴。”
“常侍放心,秀容川从不亏待有功之人!”
张常侍面上看不出表情:
“奴婢理会得……”
“那就好。”
二人说着,便一路到了西暖阁。张常侍挑起锦帘,暖阁内龙涎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少年天子元诩正背对殿门站在北魏江山舆图前,玄色常服在烛火下忽明忽暗。
尔朱英娥解下外面披着的长裘递给宫人,腰间佩坠碰到香炉发出清脆声响。
元诩猛然转身,眼底泛着血丝:
“御史台的上书你看到了?”
“陛下是说家父私铸甲胄的罪名?”她将暖炉捧在掌心,平静看着白气在烛台上氤氲:
“太后今日召见时提过,妾身已按陛下昨夜吩咐,将永宁寺的经卷……”
“不是这个!”
元诩突然抓住她手腕,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你看永宁寺南边的永巷,一整条巷子,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