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难倒是不至於,五威营里三十个千户,说句话就办。”话都说到这份上,牛犇自然不会再闹么蛾子,“只是,你肯定明白,同为十二团营,上下也是有差別的。”
“无妨,小弟只有感激的份儿!”林锐自然不会多哗哗。
落在兜里的才是钱,飞在天上的都是纸。
大饼也一样。
“那好,为兄就直说了。”牛犇不再囉嗦,“虽说其他团营也能安排,但如果你想最快的话,显威营那边最方便,年前就能走完所有手续,年后开印便能让你到营中上任。”
哪怕明知道不会好,林锐还是表情一抽。
显威营。。怎么说呢?
十二团营各有归属,自然也高低不同,最吃香的肯定是作为皇家自留地的奋武、耀武、练武这“三武营”,其次是神威、立威、振威、扬威和显威这“五威营”。
剩下的敢勇、果勇、鼓勇、驍勇四营属於十二侯。
显威营的前任总兵就是王子腾,理论上是他担任京营节度使后的基本盘,实际上全靠贾家的人脉才能控制,在他“升任”九省都检点后乱作一团。
现如今没谁能说了算,包括在任的总兵,因为他本来就是个等致仕的扑街货,除了拿“份例”外根本不管事儿,剩下六个千户一顿乱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大周军中的情况就这鸟样,十二团营尚且如此,下面更別说。
但这也有好处,不用担心什么上面的掣肘,只管对付下面。
“既如此,小弟多谢了!”所以,他稍一考虑便答应下来,“两个分管的千户,还请犇大哥帮个忙,找找最合適调整的,小弟手里正好有两个堪用的奴才,留著最方便。“
为什么掛职的时候,一定要分管两个千户?
一个就成了千户官,不够丟人的,让人误会是下放怎么办?三个又能凑成一个地方式的“三单位”制卫所,相当於正四品实缺指挥使,需要走的程序太多。
还有“五单位”制京畿卫所,指挥使为正三品,比如石光珠和侯孝康就是如此,这种更麻烦,没有宫中吐口,谁都別指望能干上。
牛犇再次皱眉。
“可!”半晌,他还是缓缓点头。
“四百杆,你们看什么时候需要。”条件谈妥,林锐立刻吐口。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加码,显示最大的诚意。
“哦?”牛犇终於露出笑容,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你自己呢?”
“我想办法凑齐两百杆,先把人手练出来,缺额慢慢补。”林如自然不会说实话,“既然陈总兵那边急需,小弟这边又没什么麻烦的事情,让一让是应该的。“
“多谢锐兄弟了!”直到此时,陈也俊这个亲儿子终於开口。
“自家人,条件要谈、忙更得帮。”林锐主动闷一个。
只是这话有多少水分,恐怕只有他和牛犇知道。
就好比陈瑞文那边缺火器,按理说这段时间,匠作营明面上的出產大部分都被牛犇和柳栋瓜分,少部分外送,两人要是真心实意想帮忙,完全可以先凑出来送去,很难吗?
可问题拖到现在,最终落到他头上,很明显这俩人不接茬。
看来,所谓的“老亲”重点是“老”,“亲”不亲恐怕很难说。
一旦牵扯到利益,眼前不就是镜子?
所以,林锐也没完全说实话,因为但凡稍微懂点儿工业的都知道,“熟练度”真的可以提升效率和產量,匠作营的產能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但他一句都没和外人提过。
自己用不好吗?
如今既然已经谈好条件,接下来自然“宾主尽欢”。
因为都有心事,这顿酒喝的並不长,未初(十三点)刚过、半个多时辰就散了,牛犇第一时间离开陈家,看样子是回去安排事情。
林锐也没再多留,寒暄几句便告辞走人。
正准备回家呢,却在刚出陈家大门几十步便被叫住。
“锐大爷请留步!”路边的马车中传出女声。
有些熟悉,但又不是那么熟悉,应该是见的不多。
“姑娘是”林锐韁绳一拉,皱眉看向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