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清晨。首都。
天光初亮,透著一抹淡蓝,早春的空气带著清冽。
那座象徵著国家经济命脉的大楼,在晨曦中静静矗立。
九点整,分秒不差。一道身影出现在发改委人事处的门外。
李毅飞身著深色西装,白衬衫的领口被整理的整整齐齐。
李毅飞略作停顿后,然后抬起手,指节扣响了厚重的木门:“咚、咚、咚。”声音清晰,克制。
“请进。”门內传来一个温和而利落的女声。
李毅飞推门而入。人事处办公室宽敞明亮,文件柜整齐的排列著,空气里充斥著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办公桌后,一位身著行政装、气质精明的中年女性抬起头。陶艺,42岁,人事处处处长。
李毅飞来前做过功课:这位陶处长在委里工作七年有余,背景深厚,其丈夫是某经济大省的常务副省长。
李毅飞脸上带著恰到好处的恭敬,微微点头:“陶处长,您好。我是李毅飞,今天来报到。这是我的报到通知书。”说完就將盖著鲜红印章的通知书递了过去。
陶艺接过通知书,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李毅飞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眼前这青年,身姿挺拔,眉宇间既有书卷气,又透著股內敛的硬朗。
她心底掠过一丝疑问:这就是让几个实权部委爭抢的年轻人?外表確实出眾,但在这座大熔炉里,真金还得火炼。
她面色不变,快速確认了通知书,脸上堆起了职业化的笑容:“你好,毅飞同志!欢迎加入我们。
以后就是並肩工作的同事了。工作上生活上有需要帮忙的,隨时来找我。”
“谢谢陶处长!以后就在您和各位领导指导下工作了。
我刚来,很多事不熟悉,做得不好的地方,请您一定批评指正。”李毅飞微笑著回应,姿態谦逊。
他目光敏锐,在进门那一刻就捕捉到了陶艺细微的表情变化——那看似热情的笑容,却在接过通知书时对他本人快速扫视了一眼,眼神不易察觉地闪烁了几下;
陶艺搭在桌沿的手指,也在他说完话后无意识地轻叩了一下。
这些小动作,像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无声传递著这位处长內心的掂量。
在权力场浸润多年的人,言语常是面具。李毅飞对这类人,听其话更要观其行。
陶艺办事很麻利。她拿起內线电话吩咐几句,很快有工作人员进来,领著李毅飞去办具体手续:填表、领工作证、饭卡、钥匙,还有两套崭新的制服。
他身上的西装在这里显得有点“扎眼”,工作人员提醒他待会儿可以换上。
手续办理妥当后,陶艺站起身来:“走吧,毅飞同志,我带你去综合司,张司长在等著了。”
穿过长长的、铺著厚地毯的走廊,两侧办公室的门大多紧闭著,偶尔也有人抱著厚厚文件匆匆走过。
这里的空气瀰漫著一股紧张与忙碌。这里是国家政策源头之一,每个决策都重若千钧。
李毅飞默默地跟在陶艺身后,感受著这里的严肃与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