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之前掌握的多个零日漏洞和权限提升技巧,李毅飞绕过了复杂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列表,以一种近乎“幽灵”的状態潜入了这些资料库。
李毅飞极为谨慎,避免直接查询敏感案件信息,而是將焦点集中在“人”的因素上。
他编写了复杂的多线程筛选脚本,在后台悄无声息地运行,扫描著全市数千名公安干警的庞杂信息:
·重点筛选维度:
1。遭遇不公正对待的骨干:重点排查近五年內,那些因坚持原则、办案触碰利益集团或不听从“违规指令”而被调离关键岗位、受到不实处分、晋升被无故中断的干部。
人事任免通知、考核评语中的模糊措辞、以及內部督察部门的非公开记录是交叉验证的关键。
2。利益受损群体:查找本人或直系亲属在与隆盛矿业等企业的纠纷中明显遭受不公,却申诉无门的民警;
或因拒绝同流合污而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的。
这需要將內部工会的困难补助记录、部分脱敏后的信访数据与外部公开信息进行智能关联分析。
3。资深却边缘化的老同志:那些警龄长、业务能力强、在普通干警中有威信,但因不属於“张派”核心圈层而始终被排除在决策层之外,担任调研员、副职閒差的老警察。
他们的不满往往积累最深,且顾虑相对较少。
4。技术精英与业务尖子:特別是网安、技侦、刑侦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
这些人通常更专注於业务本身,对权力斗爭可能较为疏离,拥有接触核心数据或技术手段的便利,且对组织內部的公平正义有更清晰的判断。
·行为特徵分析:
1。內部通讯痕跡分析:扫描內部邮件系统、oa系统审批流程中的签批意见,寻找那些语言风格正直、曾对某些案件处理或决策提出过不同看法的id,分析其人际网络。
2。隱性圈子识別:通过分析內部系统登录的时间规律、访问特定资源的ip关联性、甚至食堂消费记录的共现频率,尝试模糊识別出可能存在的小范围、非正式交流群体。
这个过程持续了几乎一整天,李毅飞就像一位极具耐心的矿工,在数据的矿脉中仔细甄別、筛选。
所有的查询请求都被打散、偽装成正常的系统维护流量,数据包经过多重加密和隨机路由,最大程度避免触发任何异常检测警报。
华灯初上时,初步筛选出的名单上有二十余个名字。
李毅飞没有急於行动,他需要进一步的精炼和风险评估。
他调取了这些人的详细档案、家庭关係、主要工作经歷,並尝试关联其在外部网络空间(如当时流行的专业论坛、qq空间日誌等,通过匿名代理和技术手段规避追踪)可能留下的“数字脚印”,观察其关注的社会话题、偶尔流露出的情绪倾向,进行侧面印证。
经过数小时的交叉比对和深度分析,三个最具潜力的目標逐渐清晰:
1。赵伟:原市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公认的破案能手,性格刚直。
三年前因坚持深挖一起隆盛矿业运输车队涉黑伤害案,与张立军发生正面衝突,后被明升暗降,调至郊区分局任排名靠后的副局长,彻底边缘化。
內部论坛曾有匿名帖子为其鸣不平,但很快被刪除。
其子在校期间与隆盛矿业某高管之子发生衝突,结果不了了之,家庭对此颇有怨气。
2。孙强:市局网安支队核心技术骨干,性格內向,技术精湛,负责多个关键系统的维护。
但其妻子经营的一家小gg公司,曾因拒绝隆盛矿业下属公司远低於市场价的合作要求,遭到一系列不正当竞爭打压,生意一落千丈。
孙强曾试图通过正常渠道反映,但石沉大海,內心积鬱。
3。周海(老周):市局督察支队资深督察员,还有半年退休,是局里有名的“老倔头”,原则性极强。
曾多次依据规定,对张立军几名亲信干部的违规违纪行为提出严肃的督察建议,但均被以“顾全大局”、“缺乏证据”等理由压下。
因其资歷老,且行事磊落,张立军虽厌烦却也拿他没什么太好办法,只能將其晾在一边。
近期其老伴罹患重病,医疗开销巨大,家庭负担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