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残缺的信息极具价值:它证实了在关键时间点,隆盛矿业向市里特定部门传递过可能与“7栋”相关的信息,並被迅速掩盖。
紧接著,李毅飞將目標转向更广阔的网际网路空间,但方式更为隱蔽。
他编写了智能爬虫,模擬成千上万不同地域、不同网络环境的普通网民行为,分散地、低频地访问诸如“阴铁贴吧”、“本地论坛”甚至一些卡车司机使用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线上日誌等边缘信息源。
爬虫並非直接搜索关键词,而是通过语义分析和关联模型,寻找描述“2016年3月15日夜间”、“翠湖苑附近”、“异常车辆(如救护车、警车)”、“矿区相关”等內容的零散信息。
这个过程耗时漫长,如同大海捞针。
终於,在天快亮时,爬虫在一个几乎被遗忘的、需要特定权限才能访问的本地卡车司机交流版块的歷史存档中,抓取到了一条极短的帖子,发布於2016年3月16日凌晨,id正是“跑长途的老王”:
“昨夜(15號)后半夜,路过翠湖苑那边,看到有救护车和没掛牌的黑色轿车进出,动静不大,但感觉不对劲。
从矿区方向过来的路好像临时清扫过,有洒水车痕跡。”
这条帖子下面没有任何回復,很快就被版主刪除,但爬虫从缓存中捕获了它。
这与李毅飞之前的推断高度吻合:夜间、矿区方向、翠湖苑、救护车、无牌车辆、路面被匆忙清理的痕跡。
综合所有信息碎片:特定日期深夜、隆盛矿业向市里传递加密信息后被迅速刪除、民间关於翠湖苑异常动静和路面清理的目击、杨志刚关於“高处坠落”和“记录者手抖”的暗示。
李毅飞几乎可以拼凑出事件轮廓:2016年3月15日夜间,在翠湖苑7栋很可能发生了一起导致人员伤亡(需要救护车)的事件,该事件与隆盛矿业密切相关,事后被系统性地掩盖清理(路面清扫、记录刪除)。
范建国之死,是最大的嫌疑目標。
就在他思考下一步如何接触核心知情人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信息简短而震撼:“目標:范建国妻弟,刘明远,市三小体育教师。
疑对姐夫死因存疑,曾反映未果,受威胁后沉默。
母重病,急需手术费或成突破口。风险极高,判断其已被监视,接触需极度谨慎。”
信息指向明確,机会与风险並存。李毅飞陷入沉思。
直接接触无异於自投罗网。李毅飞需要一个完美的“舞台”,一个合情合理、让对方即使怀疑也难以阻止的场合。
很快,一个计划在李毅飞脑中成型。
李毅飞拿起內部电话,打给市委秘书长牛民生,语气平和自然:
“牛秘书长,我考虑近期对基层政法单位,特別是校园安全工作开展一次隨机调研,不打招呼,直奔现场,了解真实情况。
你看,市区比如第二或第三小学等这类老牌学校,就比较有代表性。
安排一下,明天下午轻车简从过去看看。”
他以“校园安全”为由,选择了第三小学。这个主题正当且敏感度相对较低,能最大程度减少阻力。
他知道,这个安排会被王卓知晓,但这正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將对方的注意力吸引到“公开调研”这层保护色上。
第二天下午,调研如期进行。李毅飞在教育局和学校领导陪同下,认真检查安防设施,听取匯报,提问专业。
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当巡视到操场时,他注意到刘明远正在上课,神情拘谨,眼神偶尔飘忽。
李毅飞对校长说:“学生体育活动安全很重要,特別是器械使用和应急预案。”
李毅飞自然地向操场走去。在与刘明远进行简短交流时,李毅飞態度亲切,问题集中在常规工作。
就在谈话结束,转身的瞬间,藉助身体和角度的遮挡,他像是隨手拍了拍刘明远的手臂以示鼓励,一张摺叠成指甲盖大小、材质普通的纸条,已悄无声息地滑入刘明远运动服上衣口袋。
动作流畅自然,无一丝滯涩。
纸条上,只有一个一次性的加密通讯帐號和登录口令,以及一个隱晦的提示:“范师傅的事,可聊。”
调研结束,李毅飞返回市委。
他无法確定刘明远是否会联繫他,也无法確定这次接触是否已被察觉。
他投下的鱼饵,能否引来需要的鱼,还是触发动网的信號,答案在未知中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