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张乾州无法公开反对这个公平公正、且符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方案。
“思路很好。”张乾州沉吟片刻,表示了原则同意,“那就请毅飞同志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儘快拿出这个《工作指引》的详细內容,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
“好的,张书记。”李毅飞点头应下。
张乾州把审议权抓在手里,是想在规则制定阶段进行干预和平衡。
但这第一步,李毅飞已经成功迈出。
接下来的几天,李毅飞几乎住在了办公室,召集府办、发改委、卫健委、市场监管局、工信局等核心部门业务骨干,封闭研討。
李毅飞要求所有条款必须具体、可操作、无歧义,並且引入了专家评审和部分企业家代表徵求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李毅飞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对细节的把控。
李毅飞不仅能迅速理解各个行业的专业问题,还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条款中可能存在的模糊地带或漏洞。
参与制定规则的干部们,从一开始的谨慎观望,到后来的由衷佩服,態度悄然转变。
他们发现,这位新市长是真懂行,也是真想干事。
与此同时,李毅飞並没有忘记“人”的因素。
李毅飞特意让刘建明留意在规则制定过程中表现突出、敢於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干部。
那个在物资风波中被他提拔起来的代理財政局长李敏,就在这次规则制定中,展现出了出色的统筹协调能力,將复杂的財政支持政策梳理得条分缕析。
一周后,《水又市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引(徵求意见稿)》形成,厚达数十页,涵盖了各行各业,標准清晰,流程明確。
在提交常委会审议前,李毅飞做了一件看似平常却意味深长的事。
李毅飞带著这份徵求意见稿,亲自拜访了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的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匯报和沟通,充分尊重了“两会”的监督权和议政权。
这一举动,再次贏得了人大、政协许多老同志的好感,也为《工作指引》的顺利推行,预先构筑了更广泛的支持基础。
常委会上,面对这份准备充分、逻辑严密、且已在一定范围內形成共识的《工作指引》,张乾州即使有心挑剔,也难以找到合適的发力点。
他只能在个別条款上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大方向上无法否定。
最终,《工作指引》顺利通过,並以市委、市政府联合文件的形式正式下发。
文件下发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於执行。
李毅飞很清楚,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者阳奉阴违,也是一纸空文。
但李毅飞选择了两个点作为突破口:一是市民关注度最高的餐饮业恢復堂食;
二是对经济影响巨大的建筑业復工。
文件规定,餐饮企业达到防控標准后可申请恢復堂食,由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核查备案。
然而,文件下发三天,竟没有一家餐饮企业通过核查。
市场监管局给出的理由是“谨慎起见,严格把关”。
李毅飞没有直接批评市场监管局,而是让安排人以普通市民的身份,暗访了几家看起来卫生条件不错、也做了充分准备的知名餐厅,发现他们都卡在了“现场核查”环节。
情况反馈上来后,李毅飞立即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调度会,只有刘建明、市场监管局新任局长(原副局长,在李毅飞建议下调整)高波,以及督查办负责人参加。
“高局长,恢復堂食的政策,市场反应很热烈,但为什么没有一家通过核查?”李毅飞开门见山。
高波有些紧张,解释道:“市长,主要是担心万一出事,责任太大,所以同志们核查得比较细……”
“是比较细,还是故意设卡?”李毅飞语气平和,却带著压力,“《工作指引》里规定的標准很清楚,是你们局里参与制定的。
达到標准就应通过,这是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