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猛地抬头,“那黄猿……他曾为佛陀座下弟子,就算后来坠入魔道,佛门‘六通’之能他岂会不知?宿命通追溯因果本源,感应微妙。
他当时被我诈问时,虽惊惶,却未必对我的手段毫无察觉!莫非……”林安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他是故意推波助澜,将那‘会道门’之名透露于我?他背后……到底是谁在授意?这会道门,究竟是回归之途,还是更深的陷阱?”
念头一起,无数可能性在脑海中翻腾,牵扯到古佛、魔道、会道门、甚至蜀中结界更深层的博弈。然而信息碎片太少,线索如雾里看花,终究难以理清头绪。
林安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思绪,知道此刻急躁无益。“罢了,是福是祸,终究要走一遭。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他重新闭上双目,周身灵气如旋涡汇聚,沉入更深的调息之中。
天道元婴在丹田内光芒流转,缓缓吸收着祭坛空间中残留的精纯灵气(魔柱虽禁锢灵魂,但此地灵气因长期汇聚灵魂本源反而异常浓郁),永恒仙体的每一个细胞也在贪婪地吞吐着能量,修复着之前融合五行本源时的细微损伤,并缓慢地强化着。
钧命境的神魂则如无形的天网,笼罩着方圆数里,警惕着任何一丝空间波动或外来窥探。
十日时光,如指尖流沙。
林安与九婉的身影离开了那片被黄猿盘踞、隐藏着古老祭坛的村落山脉,走入了一片更为广袤的丘陵地带。周遭灵气依旧浓郁,却少了深山老林的原始压迫感,多了几分凡俗烟火的气息。
一座古朴小镇的轮廓出现在视野尽头。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蜿蜒向前,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木质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透着一股与地星蜀地古风相似却又更加沉淀悠远的韵味。
镇口立着一块饱经风霜的石碑,上面用古篆刻着“云暮镇”三字,字迹苍劲,仿佛承载着无数过往。空气中弥漫着炊烟、泥土、草药和远处河水混合的气息。
镇民们大多身着粗布麻衣,步履从容,交谈声、叫卖声、孩童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凡俗画卷。此地距离那传说中的飘渺城显然极为遥远,仙踪难觅,故而民风淳朴,古意盎然,仿佛时光在此处流淌得格外缓慢。
一名身着素雅青衫、气质内敛如渊的青年(林安),与一位身着鹅黄衣裙、容颜清丽绝伦的少女(九婉,己用幻术遮掩了部分倾城之色,但仍难掩天然丽质),正漫步于这熙攘的街市。
九婉好奇地打量着西周的摊贩,从竹编的簸箕到彩绘的面人,眼神中带着一丝新奇,又有一丝恍若隔世的熟悉感。
剑灵之体初获灵魂本源滋养,她整个人显得更加灵动,肌肤莹润,眼波流转间,不经意流泻的风情足以让凡俗男子失魂。
“公子,”九婉停下脚步,指着路边一个挂着“柳泉凉茶”布幡的小摊,玉手轻扇着风,略带娇嗔道:“俗语有云‘一叶知秋’,可您瞧这天气,树叶不见黄,反而燥热得很,闷得人心慌。咱们喝碗凉茶解解暑气可好?”她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林安,带着期盼。
林安抬眼看了看万里无云、略显毒辣的日头,又瞥见九婉鼻尖沁出的细小汗珠,无奈地笑了笑,点头道:“也好。”两人便走到茶摊前,寻了一处树荫下的位置坐下。
“老板,两碗凉茶。”九婉声音清脆。
“好嘞!客官稍等!”茶摊老板是个面善的中年汉子,麻利地倒了两大碗色泽深褐、浮着几片薄荷叶的凉茶端上。
林安端起粗糙的土陶碗,浅啜一口。茶水入口微苦,回味甘甜,带着淡淡的草药清香,确实能驱散几分暑气。他目光平静地扫过街景,感受着这难得的、属于凡俗的宁静。然而,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吱呀”一声,旁边酒肆的木门被推开,一名身着锦缎华服、头戴方巾、手持折扇的公子哥,带着一名低眉顺眼的丫鬟走了出来。
这公子哥脚步虚浮,面色带着纵欲过度的青白,眼神却不安分地西处乱瞟。他正要摇着扇子往前走,目光不经意扫过茶摊这边,尤其是落在九婉身上时,脚步瞬间钉在了原地。
他眼睛猛地一亮,仿佛饿狼看到了鲜美的肉食,脸上堆起自以为风流倜傥、实则令人作呕的谄媚笑容,折扇一收,缓缓踱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