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山海武器 > 第214章 婆罗洲文明二(第2页)

第214章 婆罗洲文明二(第2页)

庙宇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古木参天,清泉流淌,梵唱钟声与松涛鸟鸣交织。远离了罗洲的冰冷科技和加牛洲的喧嚣混杂,这里的气氛静谧而纯粹。

林安(比丘)回归了最为本初的僧人生活:苦修。每日拂晓即起,洒扫庭院,担水劈柴;晨钟后入殿,趺坐诵经,研修佛理;午后精进禅定,锤炼心性;黄昏前劳作耕耘,自给自足;夜深人静,则对月独坐,参悟心性本源。

在这段返璞归真的时光里,比丘(林安)静下心来,将旅途见闻沉淀,并通过研读神庙中尘封的古卷、与寺中长老的深入探讨,揭开了西方教以及其背后古婆罗洲文明的更深层源头。

“师兄,”一次晚课后,年轻的僧人向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请教佛理,言语间触及了教义本源,“世尊说极乐净土在无量世界之外,又说心净则国土净…此等境界,是否指那平行宇宙的玄妙?”

长老银须飘拂,目光深邃,闻言微微一叹:“师弟慧根深种,己触边角。世尊(佛陀)真身之来历,确非此地。”他放下手中的贝叶经,声音带着追忆的悠远:“你可知头顶的木星?”

比丘点头。

“木星系统之内,有两大巨擘相争无数岁月。一者为尼比鲁星,主物质,掌科技,控法则如操兵戈;另一者,名因比鲁星,便是世尊诞育之故土!”长老语出惊人。

比丘(林安)心神剧震:佛陀的真身,竟然来自木星系统因比鲁星球!他们属于阿努纳奇人的一支?!那佛国净土…莫非…

长老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因比鲁之名,暗合其道。其星球运转之玄奥,十有其九光阴,皆沉寂于平行宇宙的时空裂缝之中!与我们所见所感,时流不同,法则微异。如同大海中的孤岛,被无形的潮汐托浮,偶尔才显现于我们这一片时空汪洋的表面。”

“后世传闻佛主自平行宇宙来,非是虚言。其一,因比鲁本就在彼界存在了大半时间;其二…祖师密卷有载,世尊早年修行,曾在平行宇宙深处精进,悟至深之处,时空壁垒不稳…不慎失足,竟坠入宇宙壁垒的恐怖夹缝!那是时空的乱流,万法混乱之地,寻常真仙亦难逃灰飞烟灭…”

长老声音低沉而充满敬畏:“幸得玄阳神族的大能感知,知其有大慧缘,关键时刻动用‘约柜’之力!此神器勾连多元时空,威能莫测!以它为锚点,强横地射出一道穿越乱流的时空坐标。

正是这道坐标光芒,为坠入绝境的世尊指引了归航之路,才将他接引到我们这个宇宙…降诞于地星之婆罗洲!此乃无上善缘,亦是西方教立教之始!

随后随着因比鲁前往地星人数越来越多,大伙纷纷主动争取了玄阳神族帝俊的许可,正规注册,合法入住地星,这时候西方教的文明才开始逐渐昌盛”

林安(比丘)此刻恍然大悟:这一切就完全连起来了!难怪尼比鲁的阿努纳奇人,在大迦的带领下,最初抵达地星并非仅为挖掘黄金矿脉!他们更深层的目标,恐怕是冲着出身于因比鲁的佛陀而来!因比鲁星是它们在木星系统的老对头,看到尼比鲁大举进入地星,怎能坐视不理?

“因比鲁的圣者们发现尼比鲁动向,忧其在地星有所图谋,或许是构建某种跨位面的恐怖武器,或是某种干涉平行宇宙的节点…他们果断追踪而至地星!双方在苏美尔流域一带短暂对峙后,因比鲁选择了另一条路——在古婆罗洲区域建立据点!以传播文明、启迪心智的方式扎根…这便是古婆罗洲文明辉煌的源头!”

长老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两家距离不远,根基却如冰火。尼比鲁者,物质文明之鹰犬,操控能量如驱雷掣电,视万物为资源,视生命若器皿;而因比鲁,乃精神文明之大哲!其道存乎心,系乎意,求索意识本源,追寻心灵与高维宇宙之共振谐音!一者刚猛霸道,一者柔和圆融。如同光明与暗影,虽对立,却也构成了某种平衡下的共存。”

长老的语气充满了对往昔辉煌的缅怀:“世人皆以为专精精神之道者,其科技必弱。此乃谬见!尤其对于掌握‘声之真谛’的因比鲁文明而言!”

他伸出手指,指尖竟有一圈微弱的涟漪无声扩散,触碰到的经卷纸张微微一颤。“‘因’字何解?道之本源!声音——便是他们触摸本源、操控万物的钥匙!其对声波频率的掌控,己臻化境!”

长老的描述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们能用声波精微操控物质粒子,使其重组、融化、构筑;能用声频定点传输庞大能量,跨越山海于瞬息之间;他们甚至能用特定的震荡音波,崩山裂石、碎星破甲!那是将纯粹的精神意志,通过声的韵律,转化为撼动宇宙根基的伟力!”

“更令人敬佩的是,”长老的声音带着尊重,“因比鲁文明并未将这些私藏。而是交给了古婆罗洲文明的人,所以古婆罗洲成了地星上唯一一个以声音能量为核心的修行文明。”

湿热的空气仿佛凝固的琥珀,带着植物腐烂的甜腥和一种奇异的、仿佛无数低语交织成的背景音。婆罗洲的古道在参天巨木的阴影下蜿蜒,阳光艰难地穿透浓密的树冠,在铺满落叶和苔藓的地面上投下破碎的金斑。

自从林安听完师兄的佛法的‘开悟释义’,他便遵循着时空记忆里的比丘,尝试着激发自身这具因比鲁星人的潜能修炼。

此刻他感受着皮肤被湿热蒸腾出的细密汗珠,以及脚下古老土地传来的细微脉动。每一次落脚,都仿佛踩踏在历史厚重的书页上。

他正身处古婆罗洲文明的心脏地带——一个被浩瀚密林包裹着的巨大城市,但与其说是城市,不如说是一片巨大而和谐的灵性共振场。

建筑并非冰冷岩石堆砌的迷宫,而是巧妙地与巨树共生,藤蔓是天然的桥梁,流淌着清澈泉水的沟渠脉络般穿行其间,水声叮咚,本身就是一种节律。

这里没有森严的围墙,只有无形的边界,由空气中弥漫的、混合了檀香、某种奇异香料和纯粹精神能量的氤氲气息界定。

古婆罗洲,宇宙意识与人间的共鸣地,因比鲁文明在这片土壤播撒的精神试验田。

空气中无处不在一种奇特的“声纹”。林安(比丘)看到,一位赤足的老者盘坐在巨大的蒲葵叶下,口中发出一种低沉、连续、如同大地喉音的嗡鸣。

这声音并非物理声响,更像是一种精神力的具现化,肉眼可见淡淡的金色波纹从他喉间扩散开来,与他面前一棵古老的娑罗树形成共鸣。

那棵树的枝叶随着音波微微震颤,散发出柔和的绿色荧光,彼此的光晕交融、扩散,形成一个微型的能量循环场。这不是魔法表演,而是日常的修行与交流。

“尊者,”一个年轻的婆罗门人(修习者)走到林安面前,双手合十,他身上涂抹着象征土元素的赭石,额心一点用发光植物汁液点化的能量印记,“昨日的‘虚空音波振荡法’,在您这里可有什么新的体会?迦毗罗长者说他在星辰的间隙找到了另一种共鸣节点。”年轻人的眼神纯净而热切,充满了对宇宙奥秘探索的渴望。

林安(比丘)感受着这具身体沉淀下来的记忆和本能,模仿着记忆中古婆罗洲修行者的仪态,缓缓抬手,指尖在空中划过一道带有微弱电光的痕迹:“声为桥梁,引星辰力入微尘。迦毗罗的星辰间隙,可与东方震木星的律动相连?试试在喉轮转七度角,音出如弦外泛音……”

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奇特的共振感。这并非林安的本体知识,而是这具“比丘”躯体在漫长修行中积累的经验与此刻借宿命通所感的微妙洞见在交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