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山海武器 > 第161章 海量时空切片十六人类起源续十八(第2页)

第161章 海量时空切片十六人类起源续十八(第2页)

林安的视线被拉回地星神州这片满目疮痍、洪水肆虐、又面临寒冬威胁的大地。

在一片临时搭起的高地上,被浑浊洪水环绕,仅有微弱残留灵力护持。女娲站在泥泞中,她圣洁的容颜难掩深深的疲倦,曾经华美的衣裙沾染了无法洗净的污痕。她面前,两位英武中带着苍凉之意的帝王,炎帝神农与轩辕黄帝正神色庄重地伸出双手。

他们的掌心,悬停着两团本源的光华。炎帝的源血如同一团跃动的、蕴含百草生机的翠绿色火焰;黄帝的源血则散发着尊贵的、龙气盘绕的暗金色光芒,核心处更有一种如同星辰般璀璨的赤红——那是来自少典的强大血脉烙印。两团源血散发着磅礴的生命气息,却在周遭的死寂环境中显得异常孤高。

“禀圣皇元君”黄帝的声音沉稳有力,却隐含着离别的沉重,“伏羲圣尊行踪缥缈,或困于时空之外。吾与神农兄长,决意追寻圣踪。此乃吾等源血,蕴有我华夏人皇之气运、火德木德之精粹,更烙印少典先祖之血脉印记。伊甸园生命工程计划开启之后,以此血为引,或可助圣皇重塑新世人族根基,保我神州华夏血脉不灭,万古千秋,文明不绝。”

神农点头,翠绿的源血光芒闪烁,映出他眼中对大地百草、对苍生疾苦的不舍,但眼神同样坚定:“洪水滔天,地星将变。未来艰险,尽托于圣皇元君。望圣皇元君以血为引,再造适宜此界艰难之躯,让我人族……得以生存繁衍。”

女娲郑重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住两团源血。源血入手,似乎与她自身的神力产生共鸣,散发出一圈柔和而坚韧的光晕。她的声音带着庄严的承诺,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辛苦二位人皇,人皇高义!此血,华夏文明乃我与兄长伏羲之心血。神州气运,人族香火,穷尽星海,必不相负!我必会佑之,断然不会使文明火种断绝!伏羲兄长一事,拜托二位了。”

一道空间涟漪在高地上空无声打开,一个身影显现,正是伏羲的分身。他没有过多言语,只是对女娲颔首,目光在炎黄二人身上掠过,蕴含无声的肯定与托付:“走吧,我感应到了本尊受困之处!耽搁久了,怕时日无多!”

炎黄二人最后看了一眼这片饱受蹂躏却依旧是“家”的土地,向女娲深深一拜,转身,毅然决然地踏入帝俊撕开的空间门户之中,消失不见。帝俊紧随其后,门户闭合,只留下微弱的空间涟漪缓缓消散。

林安听到了人群中压抑的悲泣和低语:“三皇……都走了……”

随后时空画面再度剧烈震动,画面中的能量狂暴,似乎让画面也同样受到影响一般。

眼前的景象如同被血与泪浸透的残破帛画,预示着此地刚刚经历过一场超级神战!神州的天空不再是澄澈的蔚蓝,而是被神能碰撞后残留的污浊能量云层遮蔽,泛着不祥的暗红与灰紫色。大地的伤痕深可见骨,焦黑的沟壑纵横交错,残破的仙家法器碎片混杂着折断的图腾柱,诉说着帝级神战的惨烈。

东方神州蛮荒人族地界,有巢氏,那位以无上空间神力为万民构筑家园的神祇,倒下了。他的身躯并未化作齑粉,而是化作了一片绵延数百里、闪烁着暗金色泽的“龙骨”山脉,如同一具巨大的神之骸骨,横亘在破碎的平原上——这是他最后的神通,用生命筑起的、庇护幸存族人的最后壁垒。

山脉的骨骼缝隙间,仍有残余的神力流淌,形成微弱的护罩,抵挡着从西方大陆弥漫过来的死疫之气和诡异的能量侵蚀。无数衣衫褴褛的神州遗民匍匐在这“神骸之墙”下,哀恸的祈祷无声地震动着林安的意识海。

不远处,微弱的火光摇曳不定。那是燧人氏,文明之火的点燃者,此刻只剩下一点如风中残烛的灵魂本源。这团微弱的火焰失去了往日的温暖与蓬勃,只有一种沉甸甸的疲惫和近乎消散的透明。

祝融,火焰与战争之神,周身缠绕着修真王朝冷酷的秩序符文,矗立在火焰旁。他刚毅的面容上写满了痛苦与挣扎。他试图为燧人氏的残魂注入力量,但来自本源血脉的联系与修真王朝命令的撕裂感让他周身火焰明灭不定,时而炽烈,时而冰冷。

“燧皇……”祝融的声音在精神层面震荡,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嘶哑,“王朝法旨,神州需并入天庭秩序,清剿叛乱余孽……尔等……己被视为‘余孽’。”他话语艰难,每一个字都像在撕裂自己。那团微弱的火焰轻轻摇曳了一下,仿佛最后的叹息。

神州幸存的部族长老们目光复杂地看着祝融,既有对昔日火神的敬畏,也有被背弃的愤怒与不信任。这份目光如同实质的针,刺在祝融的元神上。

最终,巨大的无奈压倒了一切。祝融仰天,仿佛发出一声无声的怒吼,炽热的火焰自他体内喷涌而出,并非攻击,而是包裹住燧人氏那脆弱的火种,小心翼翼地护在胸前最本源的神火之中。他决然地转身,目光扫过那些排斥他的族人,带着一队依旧忠于他、同样带着无尽痛苦的火神部精锐,化为一道赤红的流星,撕裂污浊的天幕,向星空的西部界域而去。

意识碎片清晰地传递着一个信息:目的地,是那颗在之前大战中被“黯影”级清道夫舰船几乎炸成碎块、荒芜死寂的火星碎片区域。这几乎是自绝之路,但他们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在无尽的深洋之下,一个意识也在转变。水神共工,其本源中深藏的天狼星皇族血脉在帝级神战的刺激下彻底苏醒、变异。昔日的理智被狂暴的力量与莫名的、深植于基因的指令取代。他巨大的身躯在黑暗的海沟中膨胀、扭曲,生出覆盖幽暗鳞片的肢体,额头的印记化作散发着恐怖波动的水晶。

深洋的诅咒低语萦绕着他,无数海怪的虚影在他身旁翻涌。他,不再是神州水神共工,而是成为了黛西神族十二原始泰坦之一,掌握风暴与深渊的力量化身——海神波塞冬。他遵循着某个源自遥远星辰的意志,成为了撕裂西方海域、构建新“亚特兰蒂斯”的力量核心。林安看到,一座庞大的水之城在他神威笼罩下开始缓缓构筑轮廓。

帝级神战的余波对脆弱的地星生态是毁灭性的。共工曾经在在绝望中使用超神能武器撞断不周山的影像虽然来自更早的切片,但其连锁反应远未结束。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格局导致了全球性的水文紊乱。叠加月星破碎后那些混杂着神能粒子和奇异物质的月海瑶池——洪水的冲击,以及女娲被迫中断支援后,青龙人、人族抵抗力量的绝望反扑,使得大洪水呈现出一种连绵不绝、时强时弱的恐怖态势。

鲧神的身影出现在这洪水滔天、环境剧变的末世。他肩负着治水的使命,但这场神灾级别的洪涝,己非单一大神和他手中的混沌灵土可治。水势时而因某处天界禁制残余而莫名平息数日,时而又因冥府深渊泄露或西方神系的干涉而骤然狂暴。

鲧神面容坚毅,手持丈量水势的玄色神尺,这是一种能沟通地脉、测量水元的神器,指挥着疲惫不堪的人族残余和部分善良精怪筑坝导流。每一次洪水短暂的退却,都伴随着更大的、积蓄力量的反扑。

在一个被暴雨和雷电撕裂的夜晚,林安看到鲧神独自站在一处即将被洪水漫过的堤坝上。他身上的神力光芒己经黯淡,雨水混合着汗水从他刚毅的面颊滑落。

他低头,看着下方汹涌浑浊、泛着诡异能量光泽的洪流,眼中满是疲惫和一种洞悉宿命的苦涩。最终,一场神战时能量余波的突然爆发,将他精心构筑的防线彻底撕碎。洪峰冲破堤坝,淹没一切。治水……失败了。

同时在时空切片影像中,一个半大的少年,站在远处的山崖上,目睹了父亲和族人努力的最终化为乌有。少年的脸庞在闪电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坚毅,双拳紧握,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在他体内燃烧、凝聚。他没有哭喊,只是将这一切刻入骨髓,一股源自血脉的、护卫华夏人族、驯服这灭世之水的誓言在他心中无声地立下。

随着战争的持续和对峙力量的消磨,以及最重要的,是地星本身生命本源在重伤下的应激反应,情况发生了新的、也是更为彻底的转变。地星那原本浩瀚无边的灵气,如同遭遇了毁灭性的重创,呈现出令人心悸的枯竭之势。

但这枯竭并非一泻千里,而是一种诡异的“波峰波谷”状震荡。仿佛一颗垂死的心脏在极其微弱地搏动。某个节点,灵气会回光返照般骤然浓郁到极点,天地间弥漫起几乎凝成液体的灵雾,滋养着疲惫的众生;但紧接着,这浓郁会以更快的速度崩溃消散,跌入更为深沉的衰竭深渊,让刚刚吸收灵气的生灵如同被抽走骨髓般痛苦虚弱。

这种剧烈的、不受控制的灵气震荡,终于彻底打破了地星原本就残破不堪的生态平衡。一股源自星球核心深处的、仿佛要冻结一切的寒意爆发出来。这不是普通的寒冷,而是蕴含着星核自救意志、足以冻结灵魂与能量的“灵寂寒潮”。上一次冰川纪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这一次更为彻底的冰封时代再次降临!

林安的视野被无尽的白色占据。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卷起漫天的、混杂着神能尘埃的雪沫。巨大的冰川如同活动的山脉,缓慢而无可阻挡地在大陆上推进、挤压。曾经富饶的土地被深埋于数千米厚的冰盖之下。幸存的生灵——无论是普通人类还是残存的神兽、异族——都必须为每一寸温暖的栖身之地、每一口未冻结的食物苦苦挣扎。

这场覆盖全球的凛冬之灾,足足持续了六千个春秋!

当影像中的时间开始加速流动,林安看到:冰盖终于开始退缩,虽然缓慢,但大地重见天日。经历了这场浩劫的地星,生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韧性。厚厚的冻土开始松动,苔藓与地衣顽强地覆盖着的岩石。河流开始流淌,森林在低纬度地带重新生长。大片的冰川融化水,形成了无数新的湖泊、沼泽和更广阔的海洋。

最显眼的变化,是那些再次出现在大地上的普通人类——或者说,茹毛饮血,类似人类的生灵。他们不再是上古时期的神族或拥有高等科技文明的种族后裔。漫长的冰河纪几乎洗去了所有关于辉煌过去的记忆与痕迹。

这些重新繁衍、遍布地表的族群,回到了最为原始的状态。他们穿着粗糙的兽皮,使用着精心打磨但依旧简陋的石器和骨器,穴居或是在简单的木棚茅屋中生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对新生的迷茫,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在残酷环境磨砺下的坚韧。

他们构成了一个新的时代——石器时代文明。地星表面,再次被或大或小、遵循着最基本生存法则的部落和族群覆盖,密密麻麻,像星火燎原,宣告着一个完全不同的纪元的开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