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斤红薯只出了十斤淀粉,接着就是调芡,这一步最重要,云妮试了好几次,才成功,最后就是露粉,煮上一锅开水,把打了小眼儿的木头片子放上面,把勾好的芡倒上去,要慢一点,这样粉条才均匀有筋道。
差不多半米就截断一次,把成形的显条均匀挂到小棍上,晒出去,晒干,粉条就算做好了,十斤差不多出九斤半的粉条。
其实外面也有卖的,都是供酒楼和大户人家的,一般农户不会买这个,平时都把红薯当主食吃,很少有人研究这个,可是云妮却做了出来。
不做不行啊,没人买红薯,八亩地,一万多斤红薯,自己家吃怎么可能吃的完,家里也没喂猪,吃不了最后都得烂掉,还不如做成粉条
平时可以多一道菜吃,而且放的时间还长,卖掉也可以。
等家里把地翻好,点上麦子,浇好地,粉条就出炉了,云妮还教四姐做了一锅熬菜。
她们三从后院砍了两棵大白菜,先把猪肉切成大片,在锅里翻炒,炒出油,酱油,倒上,再翻炒,放一点糖,提色,然后葱姜蒜扔进去,花椒大料捏进去一点。
再蓄上水,先把肉炖到八成熟,扔进粉条,再炖一会儿,最后切了大块白菜再扔进去,等到白菜软了,就可以出锅了。
吃完有粉条的这顿饭,江玉横沉默了,第二天就全家开会决定,家里的一万多斤红薯全部做成粉条,能卖就卖,不能卖放着自己吃。
然后就是,明年还要种红薯,云妮后悔死了,我干嘛吃饱撑的做粉条,哦买嘎!
心里默默含着泪,手把手教会老爹做粉条后,她就不管了,回屋假绣花去了,还是修炼不辛苦,那两件大活早让绣花机搞定了。
如今两个姐姐的绣艺在她的指点下,也是突飞猛进,一个月给家里也赚不少的银子,两口子不舍得让三个女儿干重活,所以这粉条就变成了:
江玉横,江云河,江云满,李氏的专利,上午洗红薯,削皮,切片晒上,下午帮云海洗鱼,晚上,互相捶着腰背,半个多月才把全部红薯,变成了淀粉。
后院挨着墙住的老母鸡,一见红薯都会露出嫌弃的表情,”咯咯达,又要吃红薯啦,真是讨厌啦,能不能换换口味啦,哈哈!”
一万斤的红薯,出二千斤的淀粉,出一千九百斤的粉条,不容易啊,入冬前全部做了出来,真是辛苦了这几个人。
码好干粉条放在仓库里,几个人的脸上真是笑容满面,就算不卖,自己吃,这么美味的粉条,做出来也值,更何况后来云朵做饭,居然来了一个菠菜拌粉条,豆芽炒粉条,那更是爱吃的不得了,你让他拿去卖掉,估计他都舍不得了。
出息的吃货,是江玉横的发展潜力!
这粉条可是按照小女儿说的做的,一点都不牙尘,洗干净,还去了皮,做好后,还给江太师送去了十斤,并专门做了几个用粉条做的菜,冷热都有,中午送过去了,并告知
“粉条不宜吃多,尤其是晚上!”
反正他家出了什么稀罕物,都会同时送给村长家,并不是为了讨好,而是觉得村长做了好事,深得民心,江太师也能感觉到他家是真心的,所以总是在第二天回送一些东西。
处理大白菜和白萝卜
家里的活,就一直不断,没停过,这不后院的菜也该收了,四分地的菜,还凑合不算多,只是这回李氏学精了,拉着云妮到了后院,“妮儿,你给娘想个法子,处理了这大白菜和白萝卜,一定要好吃,能放得时间长啊”
云妮眉头皱的都能夹死一只苍蝇,“娘,你是不是把我当神仙了?”
“啊,谁叫你左一出右一出鼓捣,你要不鼓捣,我能往这上面想嘛,这法子必须想出来,我等着哈”得,还怨她了!
李氏拍拍她的小脑袋,笑呵呵的走了,留下云妮发呆的看着大白菜和萝卜,想保持时间长,就得腌啊,东北的酸菜,想吃的时候,抹上一些辣子粉末,就变成了辣白菜,再撒上一点白糖,就是甜辣味的,冬天吃特别清口。
至于萝卜,可以切成条,晒成半干,把酱油撸一下,里面扔上姜蒜辣椒,最后把萝卜干放里面,十天就可以吃了,放一冬天也没事,绝对吃着又辣又过瘾。
我擦,不会把这些教给李氏,她又把白菜和萝卜卖了吧,那粉条就是这样,一开始舍不得卖,结果还是卖了,就留了五十斤自己吃的,二十文一斤卖了三百八十两。
这要是做好了,会不会又去卖了?还真没准,这白菜萝卜哪儿都有卖的,卖掉买回来再接着做也是一样的,她现在发现爹娘掉进钱眼里了,挣钱挣上瘾了。
眼看了入了冬,也该歇歇了,她决定,封山不教了,再教拿针缝上自己的嘴,哼!
再一次心里流着泪,教会了李氏做辣白菜,酱香萝卜干,她搭拉着脸,眼看着李氏叫云海从镇上买了几个大缸,眼看把所有的白菜拨了皮,做成酸菜,眼看所有的萝卜变成了萝卜干被卤了。
家里吃啥?新鲜的呢?留点新鲜的吃行不行?
当辣白菜做好能吃的那一天,李氏给村长家送去一大碗,给她的好姐妹家送去一大碗,真是好吃的很,太下饭了。
于是,不断的有缸运回家,不断的有白菜运回家,然后就是一缸一缸的辣白菜做好,一缸一缸的辣白菜被运出去,然后,就是一袋钱一袋钱的进了李氏的腰包。
萝卜干也没逃过这样的命运,好在老天爷保佑,天气聚然变冷了,深冬来临,哈哈,鱼儿没了,萝卜干不能晒了,白菜不能再做了,要上冻了,嘎嘎,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