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梦千年板材 > 暂别(第1页)

暂别(第1页)

送行宴那日,午后的阳光柔和地洒在琉璃瓦上,金光流动。御花园中荷风送香,几尾锦鲤掠过水面,漾起细微的波痕。

御花园里设了绛纱小榻,长孙皇后着素衣,倚坐榻上,神情温婉。几位嫔妃侍坐左右,琴声在廊下回荡,是新编的《清平调》,曲调悠远,宛转如风。

韦氏轻启红唇,柔声笑道:“这曲子虽美,却似有几分离意。娘娘,可是为谁而选?”

她语气温柔,却带着探询的意味。

长孙皇后含笑抚袖,目光淡淡掠过远处的莲池:“世间曲调,多寄情于景。今日天朗风和,本该清心。只是——有些人心不静,再清的曲子,也会听出别意。”

阴氏斜倚一侧,凤眼微挑,笑意浅浅:“臣妾听闻,今日那位‘安国夫人’奉召入宫。陛下特命内侍预备酒宴相送。娘娘可知缘由?”

话音不重,却像一根柔丝,轻轻拨进众人心底。

燕氏神情一肃,语气温和而稳:“姐姐慎言。那位夫人昔年助国有功,又久居西陲,如今归唐,陛下欲嘉其劳,送行一宴,也合礼制。”

阴氏轻哼一声,语气里带着笑意:“合礼归合礼,不过——若只是送行,为何不在外朝设宴,偏要在宫中?这……未免太过隆重。”

韦氏轻轻抿唇,装作不经意地叹息:“或许陛下是念旧情吧。毕竟那夫人出身异域,又通诗书礼乐,陛下心中敬重之意,也算难得。”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放下茶盏,语气温润却不容置疑:“陛下所敬者,是功与志,不是情与貌。安国夫人出身殊方,却能安然立足中原,不以身份自矜,不以功自傲——此等女子,本宫亦敬之。”

几人皆低声应是,不敢再多言。

只是阴氏垂眸时,眼角那一抹笑意仍在;韦氏微敛双手,神思微动;燕氏轻轻抚琴,却似心有所感。

皇后起身时,日光正好照在她衣襟上,光影如水。

她转向侍女:“去吧,备车入御花园深处,今日风好,听曲之余,不妨赏荷。”

又淡淡补了一句:“立政殿那边,若陛下有旨召客,便不必来报。”

侍女领命而去。

风过树影,花叶微摇。御花园的曲声渐远,唯有檀香悠悠,缭绕不散。

——此刻,立政殿内,侍女引我至立政殿偏殿,轻声说道:“夫人请进。”说罢,她便退了出去,殿门缓缓阖上。

殿中静谧,只一炉檀香袅袅,香烟氤氲中,李世民端坐在桌后,着一袭素色常服。他抬起眼,目光与我相接。

“舒涵。”他的声音很低,却清晰入耳。那一声呼唤,不是帝王高居九重天的威仪,而像昔日惠明寺的少年。

我心口一震,盈盈行礼:“陛下。”

他轻轻点头,示意我坐下。我缓步走到桌前,轻轻落座,双手交叠放于膝上,心中却微微颤动。烛火映照下,我与他的影子在桌面上交错,仿佛时光在此凝固。

他目光温柔,半晌才开口:“不必拘礼,就像你我初见那天,也是一方桌子,你就坐在我对面。”

我抬眼,心中一阵酸楚,又有些暖意。桌上的茶壶嘴上的热气袅袅升起,缓缓弥散在两人之间,氤氲如同记忆般轻柔,又带着些许不舍。

我轻声回应:“往事如梦,今日我已是降臣,陛下不必再忆旧情。”

李世民却摇头,目光落在我身上,语气里透着一丝近乎叹息的温柔:“雁门关救驾,晋阳起兵,洛阳一战,这么多年西突厥和大唐的和平……这些,朕怎能不记?若无你,或许便无今日的大唐。”

“而你来长安一年,从未入宫求见,写的第一封奏折便是要走……你心里还是怪朕吗?”

我摇头:“陛下何必问此。人生诸事,聚散自有因果。兄长临死之前曾与我谈起陛下,他不恨陛下……臣若真有怨,也不会来到长安。”

李世民垂眸,似想说什么,终究只是轻叹:“朕本以为,见你一面,可以问许多事。可真见了,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我望着那炉檀香,淡淡笑了笑:“有时候,话多了,反而不如一盏茶来得安静。”

他沉默片刻,亲手斟茶。茶香袅袅,氤氲在两人之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