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窗外,暖阳高照。
秋风将树叶变成缤纷的黄色,充满温柔的诗意。随着一片枯叶自树梢缓缓落下,俞一诗这才惊觉现在已经是秋天了。
……完蛋。
离学期结束还剩两个月,俞一诗的戒指归还计划基本仍处在起步阶段。
这期间,无论她怎么在网上搜索,都无法找到柳萃声同款戒指。假设,那枚茶花戒指并不是某家企业生产的流水线商品,那她只能想到唯一一个结果:
打银。
这也是那年代人们的普遍选择。
放学后,跟随导航来到一家老字号打金铺前,俞一诗好奇地走入店中:“你好,请问这里可以打银饰吗?”
躺椅上的老板抬头:“可以,你要打什么样的?”
俞一诗把手机里的戒指照片找了出来:“就是这种茶花纯银戒,以前有人来打过吗?”
“哦?”老板仔细看了看,摇头道,“我还没见过那么独特的戒面,恐怕这是请专人设计的吧?你如果非要做,多加点钱,我可以试试仿……人呢?”
又失败了。
店门外,俞一诗沮丧地在自行车旁刷手机,心想这家店的老板也没见过戒指,整条街的打金铺已经逛完了,而下一批金铺的位置是在……丹林大街?
丹林街是远海市最有名的商业街,拥有众多百年老店。
大道两边商场云集,一条古老的丹林河伴街而过,长长的堤岸植满了银杏树,是集传统与时尚于一体的高档商业中心。之前她被樊望宇带去试衣服的摄影店,还有与何灵娜一起挑香水的商场都位于那里。
也许去那里寻找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吧?
她一看时间不算晚,随即动身前往丹林街第一家打金老店。
这家店面藏于高楼背面,面积狭小、陈设杂乱,甫一推开门,旧报纸和熔金的气味便扑鼻而来。安静空间里,只能听见老式挂钟的哒哒声。
“不好意思,请问有人在吗?”俞一诗一进到店内便大声问。
“你……你好……”铺中一位老人就从柜台下慢慢直起身子,“想看什么首饰?”
俞一诗照旧将手机照片拿给老人看:“老爷爷,您见过这样的山茶花戒指吗?”
“唔?”老人颤巍巍地去扶眼镜,盯了半天屏幕,“人老了有点看不清楚,你刚刚说这是什么花,牡丹花?”
“山茶花!”
“山楂花?”
“茶花!”
“荷花?”
……算了。
她嘴角默默抽搐,心说自己还是先去别家看看吧。
就在俞一诗转身出门的那一瞬,一个背着吉他的高挑少年与她擦身而过,大步踏了店里:
“老板,上次我拜托你做的耳钉好了没有?”
咦,那个那孩子穿的好像也是思霖校服?
俞一诗好奇地在门外回顾了一眼,但转念一想这与自己无关,于是直接骑车走人,继续寻找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依旧毫无成果。
找到晚上,俞一诗实在饿得慌,便决定随便找点吃的垫垫。谁知在丹林街上逛了几圈,她每次都能被路边小吃的逆天价格给震惊,最后只得完全放弃。
捂着咕咕叫的肚子,她找了个公交亭,丢掉自行车随手坐下,伏低身子精打采地长吁短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