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突然释然了,“我看个der啊。”
竞赛在七月底,其实满打满算也就接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对陈凡来说这个课题是不可能一个月研究出什么成果的。
但对李颜来说,只差个东风。
“数学”技能提升的东风。
只要能力上去了,把该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掉,成果呈现这一块就不是问题。
没别的办法,学吧。
就跟计算机一步步突破一样,这一次的主角换成了数学。
但数学这玩意儿到了一定水平之后熟练度几乎是没有任何提升效果的,灵光一闪又不是什么能靠锻炼得来的东西。
李颜还真有些学不太明白。
技能数值是有提升的,计算机本身也跟数学有关系,李颜的逻辑能力摆在那,了解足够多相关知识之后提升到7分只能说是理所当然。
但似乎不太够用啊。
计算机到了7分已经很猛了,能充分挥李颜其他能力的联动效果,一个人干出千军万马的气势来。
数学不是。
一方面可能这两个领域里,7%进度对应的水平不同;一方面这俩技能的要求也不一样。
计算机领域的全精通高手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一定非常强悍。
这也会那也会,交织联动,解决难解的问题,一人效率胜过百人团队。
但数学不是,数学讲究某一方面的极致输出——虽然历史上也有不少数学领域的全才,但就整体来说,在数学江湖出彩的高人,还得是把某个功夫修炼到极致。
你的总评是7分,解决7分难度以下的问题轻松写意,但面对71分就全然没了对策。
我的总评才3分,但我就是有一招绝活,能把八九十分的难题都给干碎。
所谓灵光一闪,所谓天赐直觉,所谓“我悟了”。
其实单就这个科创大赛,李颜没必要逼自己整数学难题,以他现在的能力资源,搞点小机器人轻松写意,写个有趣的算法露露脸。
到底第一与否,难题就交给那些个评委考虑去吧。
这种比赛夺冠确实没太大吸引力,借此干点别的事,师出有名,还能在久违的校园装一把,倒是舒服的。
所以既然要参加了,他还是选了个大课题逼自己一下。
反正两套方案,没法从搞定的难点,大不了躲开就是,呈现一个精彩成果还是没压力的。
任市长的拜访时间定在了7月7日星期四。
恰好,7月6日蛟龙手机达成了一个值得纪念的成就。
合计售卖突破三千三百三十三万台。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字。
李颜的项目第一次受到重视,就是从力高智慧的韩总那拿到三千三百三十三万投资开始的。
当然,其实也就是韦易力的支持。
而现在,李颜初步计算的一台手机利润三百块,乘以这个数字,恰好是一百亿。
在5月2日售之后,47天的时间里,这台手机就突破了三千三百万台,销售利润额就突破了一百亿。
至于媒体那边关注的数字,则是已经突破六百亿的销售总额。
恐怖如斯。
也不知道是从那边了解到的信息,各大媒体也抓住这个节点开始宣传,虽然是很没根据的“李颜收益至少是销售额的六分之一”,但莫名还挺有说服力。